水利水电

规划 勘察设计 咨询监理 工程治理 监测检测

滇中引水工程

来源:本站 | 作者: 本站编辑 | 发布日期: 2021-04-22

一、工程概况

滇中引水是国务院批复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1990年修订)》、《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2010~2030年)》和《长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提出解决滇中地区严重缺水的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实施该工程可有效缓解滇中地区较长时期缺水矛盾,改善河道及高原湖泊的生态及水环境状况,对促进云南省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滇中引水工程以解决滇中地区的城镇生活及工业用水为主,兼顾农业和生态。受水区包括丽江、大理、楚雄、昆明、玉溪、红河六个州(市)的35个县(市、区),国土面积3.69万㎡。

滇中引水工程多年平均引水量34.03亿m3,其中供给城镇生活、工业22.30亿m3,供给农业灌溉5.00亿m3,向湖泊环境补水6.72亿m3(滇池5.62亿m3、杞麓湖0.70亿m3、异龙湖0.40亿m3)。

滇中引水工程由石鼓水源工程和输水工程组成。

水源工程为金沙江右岸石鼓无坝取水,设计抽水流量135m3/s,最大提水净扬程221.5m;共安装12台混流式水泵机组,总装机容量492MW。

输水总干渠自丽江石鼓渠首由北向南布设,穿越香炉山长隧洞,到大理鹤庆松桂,后向南进入澜沧江流域至洱海东岸长育村;在洱海东岸转而向东南,经祥云至楚雄,在楚雄北部沿金沙江、红河分水岭由西向东至罗茨,进入昆明;沿昆明东北部城区外围转而向东南至新庄,向南进入玉溪杞麓湖西岸;在旧寨转向东南进入红河建水,至红河蒙自,终点为新坡背。

输水工程总干渠全长约661.07km,划分为大理Ⅰ段、大理Ⅱ段、楚雄段、昆明段、玉溪红河等5段。大理Ⅰ段为石鼓~长育村,长115.61km,大理Ⅱ段为长育村~万家,长102.74km;楚雄段为万家~罗茨,长142.91km;昆明段为罗茨~新庄,长115.04km;玉溪红河段为新庄~蒙自,长184.77km。

总干渠设计流量135m3/s~20 m3/s。主要输水建筑物有129座,其中:隧洞63座,长607.23km;倒虹吸19座,长37.26km;渡槽18座,长4.59km;暗涵26段,长10.84km;渠道消能电站建筑物3座,长1.16km。隧洞、倒虹吸、渡槽和暗涵四种建筑物的长度分别占干线全长的91.86%、5.64%、0.69%和1.64%。

另外,总干渠布置有分水口门25座(其中有10座兼用为退水闸)、节制闸17座、工作闸7座、退水闸32座、事故闸28座、检修闸41座等控制建筑物。

总干渠控制性工程为香炉山隧洞,隧洞全长63.43km,设计引水流量135m³/s,最大埋深1412m,圆形断面,隧洞直径8.40m,设计水深6.41m。采用“钻爆法+TBM”施工,布置有11条施工支洞,施工总工期96个月。

二、工程难点

水源工程的石鼓泵站具有单机流量大、提水扬程高、装机规模大等特点,其水平位居世界前列,需加强设计制造的关键技术研究。

输水工程具有线路长、建筑物多、规模大、隧洞工程占比高、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隧洞工程穿越碳酸盐岩地层、软岩地层、断裂破碎带等,主要存在突水突泥、软岩变形、高地应力下岩爆、高外水压力及穿越活动断裂等问题,其处理措施是隧洞设计和施工需重点研究的难点问题。

三、勘察设计历程

滇中引水工程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至今已达半个世纪,多年来我院领衔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巨量的论证成果,经历了无数次的咨询、审查、协调和修改。自2003年开展滇中引水工程规划工作,2011年5月规划报告获水利部批复; 2015年4月,我院联合昆明院和云南省院编制的项目建议书获国务院批准,项目建议书的获批为9月29日勘察试验性工程的动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6年2月水利部同意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转报国家发展改革委。2016年5月10日,长江设计院牵头组成的联合体成功中标滇中引水勘察设计,8月24日在昆明签订勘察设计合同。《滇中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16年9月顺利通过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咨询评估。2017年4月15日,滇中引水可研报告获国务院批准。2017年8月4日,滇中引水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在昆明召开,标志着该工程正式开工。2017年9月6日至9日,“滇中引水工程施工控制网设计及建网”项目通过验收,2017年12月底初步设计报告通过水规总院的审查。2018年7月20日,云南滇中引水工程专家委员会在昆明成立,专家委员会马洪琪院士、杜彦良院士、郑守仁院士、钮新强院士、陈德基大师等11位专家获聘为首届工程专家委员会专家。2019年1月23日,国家发改委张勇副主任考察滇中引水工程。

版权所有 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 (C) 2010-2024 CISPDR .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500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