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工程
引大济湟是青海省内一项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由石头峡水利枢纽、调水总干渠、黑泉水库、湟水北干渠、湟水南岸提灌工程组成,引大通河水穿越达坂山进入湟水流域。
湟水流域的水资源是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湟水干流水资源不断恶化,供需矛盾突出,已经严重制约了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了青海人民的生活和生存环境,拯救湟河流域已迫在眉睫,必须引其它流域的水进湟河流域。在此严峻的形势下,兴建“引大济湟”工程十分必要和非常迫切。
“引大济湟”工程是青海省内一项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由石头峡水利枢纽、调水总干渠、黑泉水库、湟水北干渠、湟水南岸提灌工程组成,引大通河水穿越达坂山进入湟水流域。 调水总干渠作为“引大济湟”的骨干工程,由引水枢纽、引水隧洞组成,承担着从大通河流域向湟水河流域的输水任务。总调水量近期3.6×108m3;远期7.5×108m3,设计引水流量35m3/s。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别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和《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确定“引水济湟”调水总干渠工程等别为Ⅲ等,规模为中型。永久建筑物定为3级,包括引水枢纽的土石坝、泄洪冲砂闸、排漂溢流堰和引水隧洞;次要建筑物定为4级,包括消能建筑物和导墙;临时建筑物定为5级。
“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工程地处大陆腹地、中纬度高原地区,高寒少氧,为典型的半干旱大陆气候,一年夏秋季短,冬季长且寒冷,冰冻期长。引水隧洞穿越达坂山,埋深最大达1100m,洞线长24.3km,平均埋深480m,穿越地层地质条件复杂。深埋长隧洞的设计与施工是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长江设计院承担该工程勘测设计工作,包括初步设计、施工招标设计及施工图设计。
青海省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工程于2004年8月28日动工建设,2004年9月28日引水隧洞出口段TBM始发洞正式动工,2005年5月12日初步设计报告通过审查,2006年7月TBM机组装完毕并在8月11日举行了进步仪式,2007年7月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进口钻爆段1#和2#主洞得以全线贯通,2012年12月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工程初步设计概算通过审查,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工程关键项目-----引水隧洞于2015年6月28日实现了全线贯通,2016年12月14日,总干渠通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