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家苑

劳模先进 优秀党员 巾帼英雄 青年标兵 文学天地
首页 企业文化 [break] 精神家苑 文学天地 正文

十年坚守,群山深处耀出光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工程咨询公司 | 发布日期: 2019-11-15

乌弄龙水电站地处西南边陲的藏区,大坝为碾压混凝土坝,最大坝高130.5m,总装机99万千瓦。海拔接近三千米的大山里,长江设计公司乌弄龙监理部就驻扎于此。自2010年6月监理部成立以来,一直承担着乌弄龙大坝和厂房的全部土建和金结监理工作。

   挺进乌弄龙,攻坚克难创精品  

刚入场时,从工区穿过的二级公路正处在全线封闭施工阶段,每周仅放行通车一次,监理部员工驻场一呆就是一周,坊间都流传着“香格里拉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而乌弄龙是一个来了就走不了的地方”。

在乌龙弄,现场生活和办公条件极为简陋,供电靠的是柴油发电机,住的是临时板房搭建的窝棚,从现场驻地到施工作业面是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每天一个来回,每个人都是汗流浃背、疲惫不堪。即便如此,回到营地洗个热水澡仍然是一种奢望,夏天冷水冲澡,冬天冷水洗脚,这是监理部很多同志都有过的难忘经历。这样艰苦的日子,监理部熬了整整3年,直至2013年监理营地终于建成的时候,乔迁之喜夹杂着过往的苦辣酸甜,有些同志经不住热泪盈眶。

在这样的群山之间,监理部坚守了接近十年,也终于迎来累累硕果。2014年获云南省总工会和华能澜沧江公司联合颁发的“先进集体”、2016年获得云南省总工会颁发的“工人先锋号”,2016年监理部刘培获得云南省总工会与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颁发的劳动竞赛“先进个人”。监理部先后获得质量管理先进单位6次、安全管理先进单位2次、综合先进单位3次。碾压混凝土大坝取得25.9m的世界第一长芯,大坝渗漏量保持在2L/s以下。2018年10月,乌弄龙电站按计划顺利实现下闸蓄水,同年实现首台机组发电,2019年7月顺利实现全部投产发电。

   老骥伏枥,榜样引领团队  

2016年是大干快的一年。

大坝工程顺利由开挖向混凝土转序,引水发电系统工程全面进入混凝土阶段,新承接的燕子崖料场工程在短短几个月内实现高强度供料。安全、质量、进度、合同管理以及需协调事项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年近六十的项目总监薛山丹同志几乎每天早上都是第一个到办公室,晚上经常加班批阅文件、组织讨论方案、培训等,常常深夜还看见他的办公室灯火通明。繁重的工作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那年上半年他时常头晕,不得已回武汉检查,不幸查出患有脑梗,但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在医院开了几副药就匆匆赶回工地,继续深入现场、批阅文件、研究方案、分析进度、组织培训等等,工作一件不落、强度一丝不减。

在他的影响下,监理部从上到下团结一心,干劲空前高涨,各项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有声有色。在他的带领下,监理部荣获了云南省“工人先锋号”的荣誉称号,他个人也获评年度乌弄龙、里底水电工程优秀建设者。薛山丹一直带病坚持工作到2019年5月才离开乌弄龙工地,他这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和团队精神之魂已深入监理部每个人的心里。

   “黑脸判官”,为精品工程保驾护航  

2018年是大坝混凝土施工的高峰年。

5月25日,监理部质量副总监刘培同志像往常一样,一早就来到了大坝混凝土浇筑仓面。然而他进入仓号巡查时却皱起了眉头,混凝土还未浇筑到一半的仓号,在防渗区已经出现了较大面积的初凝,他立即下达了停仓指令。一直处于高压状态的施工单位,进度压力几乎到了极限,一听到要停仓,瞬间就炸开了锅。

面对各方的不同意见,他坚定地说:“工期再紧,压力再大,也绝不能牺牲工程质量。咱们都是干工程的,要对工程负责,要对历史负责,要是以后大坝出了问题,后果更严重。今天这个仓号,必须停下来处理!”

停仓后,他并未转身离去,而是主动组织参建各方制定出了详细的复仓方案。随后,他坚持每天盯在现场,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执行整改措施。5天以后,这个仓复仓浇筑了。

在这位“黑脸判官”的倡导下,参建各方接受了质量控制核心放在防渗区和两岸接触区,重点放在层间结合和基础处理上,以质量促进度的理念。

皇天不负有心人。有了监理部全体人员的质量坚守,乌弄龙电站取出了25.9米的世界最长碾压混凝土芯样。大坝主体工程被国家质监总站专家组誉为“坝面无裂缝、坝体无渗水、帷幕无缺陷”的精品大坝。

   面对险情不退让,彰显责任担当  

2017年7月9日,注定是个不眠之夜。澜沧江上游河段突降暴雨,乌弄龙水电站经历了自开工以来最大的洪水。

监理部全体员工积极响应项目业主和监理部的号召,全力投入抗洪抢险,密切关注澜沧江水情预报:

19:00,流量5180m立方米每秒;

19:30,流量5260m立方米每秒;

20:00,流量达到5330立方米每秒;

22:30,洪峰流量5560立方米每秒,临近二十年一遇......

当晚负责现场值班的同志们冒着大雨在工地巡查,分工指挥着上下游围堰加高、下游河道两岸以及大坝基坑人员、设备撤离、道路疏通以及现场警戒等。狂风骤雨的夜晚,他们一个个被淋透了,但仍然一直坚守在抗洪抢险的最前线,按照抢险指挥部的要求每隔半小时将现场情况准时上传。

营地办公室也是灯火通明,水情信息收集、通报,完善抢险方案等,每个人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那一夜大家彻夜未眠。

7月10日22:00时,历时三十多个小时,过境洪水流量降至5000立方米每秒以下。

暴雨过后经检查发现,除临江侧部分临建设施毁损外,主体工程、重点防汛部位均安然无恙。至此,乌弄龙水电站终于顺利度过了近二十余年以来的最大洪水考验。

总结会上,项目业主对监理部在“7.9”洪水抢险中的突出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对监理的围堰工程质量提出高度赞扬。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乌弄龙水电站全部投产发电的欢喜时刻,可能没有多少人会注意到监理部这些默默无闻的人们。

他们,十年群山繁星为伴,今朝点亮一方净土;

他们,艰难险阻迎头上,事成深藏功与名;

他们,三千个日日夜夜的平凡坚守,让日常变得不寻常。

版权所有 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 (C) 2010-2024 CISPDR .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500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