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家苑

劳模先进 优秀党员 巾帼英雄 青年标兵 文学天地
首页 企业文化 [break] 精神家苑 文学天地 正文

只为送水润京华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宣传中心陈松平 | 发布日期: 2019-08-22

一条长达1432公里的输水干线,自碧波万顷的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引水,经方城垭口穿江淮分水岭,从郑州西边的李村处过黄河,经漳河入河北,北上至西黑山后分为两支,一支向北至终点北京,一支向东至天津,这条“清水长廊”纵贯南北,横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润泽豫、冀、京、津四地……这就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历时50年调查论证,10余年开工建设,2014年岁末,几代人的梦想终于实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将为北京市2000万人口每人每月增加约62立方米水资源,相当于11.3万瓶550毫升装矿泉水,缓解首都之“渴”。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技术总负责单位,长江设计院几代人矢志不渝、殚精竭虑,只为送水润京华。每一页报告、每一张图纸、每一个数据,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无不浸润着几代长江设计院人的聪明才智、心血汗水。

   三代人薪火相传  

兴建南水北调工程是跨世纪的构想,是几代中国人半个世纪的期盼,如今清水穿黄而过,长江设计院勘测设计人员感到尤为欣慰和自豪。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前期研究工作,已持续了半个世纪,勘测规划设计人员新老更替多次,但都以对中线工程前期技术工作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负责的精神,用心血铸就着宏篇巨著。”长江设计院院长钮新强说,“如今,南北两利、南北双赢的宏图大略,将由我们这一代人来实现,我们心潮澎湃。”

查阅南水北调中线勘察设计的工作量,有这样几个数据:50年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累计钻探进尺达30万米,相当于上海到南京的实际距离;仅在穿黄勘测过程中,地质测绘总面积达到300多平方公里,等于在黄河岸边“划”了一个滇池;仅《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总字数超过2000万,比30本《新华字典》还要多……

蓦然回首,长江设计院“调水人”身后50年的“借水”之路就像中线线路一样漫长。半个世纪过去了,长江设计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大军前赴后继:第一批中线勘察人如今都已年过古稀,20世纪80年代加入中线规划行列的第二批中线人也到不惑之年,90年代以来的新生力量正逐渐成为中线建设的主力军。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跨越四个省市和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为取得大量第一手资料,老一辈水利工作者翻山越岭,风里来雨里去,野外查勘每天步行几十公里是家常便饭;为选择一条更合适的线路,一代又一代的长江设计院人踏遍了沿线的山山水水,不知用坏了多少幅地形图……

长江设计院曾有一位长期从事南水北调规划工作的女高工,中线工程开工前被查出身患绝症,弥留之际,她留下了这样的遗言:我干了一辈子南水北调,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看到开工,现在我看不到了,请把我的骨灰埋在丹江口水库的山上,等到开工的那一天,我也能看上一眼……

加班加点,放弃节假日,对于承担南水北调中线工作的人员来说已经习以为常。尤其从事外业工作的人员,大多不能选择季节,而是按照任务要求的时间出行,因而在寒冬酷暑、佳节前后,常能在黄河滩上、丹江口库区等地见到勘测设计人员勤劳的身影。

正因为有这样一个世界顶级的水利工程建设的平台,正因为这样一群不辞辛苦的勘测设计人员的求实创新,长江设计院才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中青年专家和技术骨干。20世纪80年代以来,第二、第三代中线勘测设计人员不仅继承了长江设计院老专家的优良传统和几十年的经验,而且学历更高、知识面更广,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技术工人、教授-高工-工程师-技术员的“宝塔型”梯队结构,专业设置和人才结构更趋合理,成为一支业务能力强、学术水平高、能打硬仗的设计队伍。    

   多专业浓墨重彩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预想到实施,历经半个世纪。其间,闪射着求实创新的科学光芒,体现着广大勘察设计人员的孜孜以求,高扬着中华民族图强振兴的时代最强音。

无数工程实践证明,一个大型的工程,单兵作战是绝不可能的。只有发挥团队精神,充分利用各专业的优势,甚至各兄弟单位的专业优势,协同作战才能将这个工程做好。

长江设计院是一个分工细致、专业齐全的工程单位,在中线规划设计过程中,凝聚了规划、勘测、水文、枢纽、施工、库区、机电、建筑、交通、科研等部门的心血和才智,每个专业部门都由本专业的权威专家为工程规划设计的质量把关。专业分工的细致,在南水北调这一大型工程规划设计中展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

1994年初步设计工作开始后,中线工程勘测设计由长江设计院牵头,长江设计院和沿线省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共同承担。为确保勘察成果质量和成果的规范性,长江设计院专门制定了供全线采用的勘察大纲和四个专业技术要求,用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对中线工程勘察质量起到了保障作用。

大海的奔流来自于浪花的溅迸,团队的辉煌得力于个体的拼搏。在完成一期工程整体可研的报告中,每一个数字、每一张图表,不仅体现着集体的智慧,更凝聚了每一个成员的鲜血和汗水。

繁忙的工地上,步履匆匆、询问不止;紧张的办公室里,通宵达旦、审改方案。这就是长江设计院副总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设总吴德绪工作状态的写照。吴德绪总是对身边设代人员说:“我希望大家在一个单位像是一家人那样,算准每一个数、画好每一张图,把手上的每一件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时间抓牢。”他要求别人做到,同时也要求自己做到;他是这样讲,同时也是这样做。他在日常工作中扎扎实实埋头苦干、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的精神,深受一线设代人员的尊敬和爱戴。

蔡耀军,长江设计院副总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勘测技术负责人。为了保证报告质量,170多万字的报告,数千张图纸,他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审查一次,在校核后又检查一次,所阅文字量相当于中国四大名著的总和。

作为长江设计院老一辈技术人员,符志远虽然身患糖尿病,但在100多天的时间里,与其他许多年轻技术人员一样,早上8点准时起床,午夜11点后睡觉,一日三餐之外,其余时间坚守一线工作岗位,紧张地进行校核、汇编。水利部调水局的一位领导对他的工作精神赞叹不已,他紧紧握住符志远的手说:“‘老当益壮’,你是当之无愧。”

丁素平,长江岩土总公司一名普通技术人员,在人与资料争夺空间的办公室里,她呆了整整5个月。数千张格式不一的图件,在她的精心修改、校核、整理和汇总下,最终变成厚厚的、标准相对统一、图件排列有序的16本图册,成为可研报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2004年底到2005年初,在短短3个多月时间里,长江设计院群策群力,集中奋战,最终赶在春节前,完成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总字数超过2000万,图纸近万张,投入800多人,涉及全线5个省市6家设计院的协调配合。

在更为复杂的总体方案比选中,涉及多个专业的内外业工作,需要设计人员绞尽脑汁研究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慎密的计算,大量的比较和筛选,产生了从水源、调水规模、线路、输水方式、结构型式等19个全面综合的比选方案,穿黄工程的布置方案也达到40余个。

在积极探索、充分发挥长江团队技术优势的同时,长江设计院与国内外多个科研单位开展了技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先后组团出访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法国、日本等地,同时有数十人次的国外专家来长江设计院作讲座、交流合作;与黄委、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合作研究,不但提高了成果水平,还把一些前沿技术及时应用到中线工程中。

一项宏伟的工程可以成就一个团队,同样,一个凝聚着中国水利最高智慧与心血的团队也成就了一项传奇的工程。

   数十年默默奉献  

南北走向的调水工程要跨越东西走向的黄河,犹如一条奔腾的蛟龙横穿黄河。如何穿越,在什么地方过河,都要靠工程地质勘察人员提供科学、充分、翔实的资料和数据。

1990年11月初,黄河岸边的牛口峪-孤柏嘴迎来了第一批穿黄人,他们就是长江设计院岩土总公司南阳公司的前身--第七工程勘测处的100多名勘察人员。

八九公里宽的黄河滩上,一阵一阵狂风呼啸而来,黄沙漫天飞舞,让人睁不开眼睛。人在沙地里行走,一走一滑特别费劲。黄河这一河段的水位一般深的有三四米,浅的只有几十厘米,同时黄河摆流大,无稳定主流向,还要受到上游水电站因发电、防汛需要而不定时向下游泄水的影响,河水涨落没有时间规律,给水上钻探增加了更多的困难。

1994年3月下旬的一天,钻探队在进行水上钻孔抛锚定位时,适逢上游水库泄水,水流湍急。钻探队只有一艘快艇,无法推动沉重的钻探平台,把几个冲锋舟绑在平台上还是推不动。那时还是七勘院副主任的范子福顾不得多想,跳入齐胸深的水中,所有在场职工也跟着跳入水里。大家顾不得早春的河水依然冰冷刺骨,和着响亮的口号声,人拉肩扛,钻探平台终于缓缓驶向预定位置。上百人的口号声和着快艇马达的轰鸣,回荡在黄河两岸……

身体单薄的岳雪波,当时是穿黄工地生产技术负责人,大到生产技术方案的实施,小到一个设备零件的修复他都要负责。由于不分昼夜地奔波在工地上,结果累倒了,住进了医院。可他去了几天就回来了,对大家说是病查清了,带点药回工地就行了。实际上他心脏的毛病并不像他说的那样轻松,为了不耽误勘测,他硬是编出了这样一个“心照不宣”的谎言。

丹江口水库移民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又一道举世瞩目的难题。淹没多少人口、多少房子、多少地?能否搬得出、安置好?要回答这些问题,得从精益求精的库区淹没实物指标调查做起。

1990年,长江设计院开始进行丹江口水库淹没实物指标调查及移民安置规划。十几年间,调查人员顶风冒雪,白天进行外业调查,晚上回到驻地还要整理资料、处理数据,一般每天从早晨七点工作到晚上十点以后,有时为保证第二天的工作,一直忙到凌晨二三点。

库区淹没的村组大多处在沟汊之中,集中居住地大都在两山之中的平地,60%的调查人员都住在船上,生活起居、整理资料全在阴冷潮湿的船舱里。男职工往往一二十人打通铺睡下层仓,女职工睡上层仓,船上潮气大,早上起来,被子、鞋子都湿了,吃住在船上的调查人员都戏称自己当了一次“渔民”。

由于水土不服及工作艰辛,许多调查人员的皮肤都红肿搔痒,脚上也起了水泡;有位同志打青霉素过敏,差点连命都没保住,但身体刚好转,又马上投入工作;有的同志有糖尿病,有的胃病严重,有的把腰摔伤了,都来不及及时治疗,坚持工作;有的还从武汉带一大箱中草药到调查现场,边熬中药治疗边工作。

2003年春,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淹没实物指标调查激战正酣,此时正值“非典”肆虐,但长江设计院全体调查人员没有一个退缩。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下,他们一边抗御“非典”,一边坚持调查,终于在4月28日基本完成淹没实物指标调查外业工作,提交了《丹江口水利枢纽大坝加高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水库淹没实物指标调查报告》,并于当年7月通过了水规总院组织的专家审查,为国家决策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丹江口库区的干部还用“走千山万水,历千辛万苦、进千家万户、留千言万语”对长江设计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62年弹指一挥间,在以卡车计量的规划设计图上,印刻着不同时期、不同工作人员的笔迹,一笔一划都是那么工整、那么细心,字里行间凝聚着对“生命水线”的无限热忱。

今天,泛着阵阵涟漪的一渠清水,静静地讲述着一个续写了62年的传奇,映照着长江设计院“调水人”的碧血丹心。“从南方借点水给北方”的圆梦之旅终于启程,长江设计人为此所付出的艰辛和智慧,早已浸润在滚滚的江水中,畅快地流向北方。

版权所有 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 (C) 2010-2024 CISPDR .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500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