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概览 水利抢险 援建地方 回馈社会 安全生产 国际援助 六项机制
首页 社会责任 [break] 水利抢险 正文

【防汛一线】“智”调高洪的硬核力量——长江设计院发挥防汛技术支撑作用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本站编辑 | 发布日期: 2020-09-10

     参与长江委防汛滚动会商超过 130 场,院内防汛专家储备达 60 余人,派出一线专家组 1 4 3 6 人次 ……

     今年 入汛 以来,面对严峻的长江防汛压力,长江委重要技术支撑单位 ——长江设计院,紧急派遣一批技术专家,全力投入防汛救灾这场“硬仗”,为实现精准调洪控峰,指导流域各地科学抗洪贡献有力制胜之策,体现了新时代长江设计人的责任与担当,也彰显出“智”御高洪的超强“硬核”力量。

 

严阵备 “战”

 

     庚子鼠年,注定是长江设计院意义非凡的一年。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后,遍布全国的各重点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复工复产之际,长江又进入汛期,轮番发威的 “暴力梅”考验着长江设计人的御洪实力。

    “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宁可十防九空,坚决克服麻痹思想,确保安全度汛、江河安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 10 日和 7 7 日,长江设计院院长钮新强两次主持召开防汛工作专题会议强调。

     近期,由长江设计院牵头编制的《三峡(正常运行期) - 葛洲坝水利枢纽梯级调度规程( 2019 年修订版)》《 2020 年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运用计划》《丹江口水库 2020 年度优化调度方案》先后获水利部批复。

     此次方案编制工作正值疫情期间,设计院技术工作组克服资料不全、沟通不便等诸多困难,通过视频会议、远程访问等多种网络办公形式,集中研究攻关,最终按期完成相关研究编制工作,为确保长江流域安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事实上,为做好长江防汛这件 “天大的事”,设计院始终主动作为,在完善院内各项防汛工作保障措施的基础上,近年来根据人员实际变化情况,及时更新长江委专家库及院属专家库,进一步落实岗位技术责任,开展防汛抢险技术培训,积极为长江水旱防御工作做足人才与技术储备。 今年汛前,及时更新院防汛各专业组和专家库人员名单,建立专家组微信群,保持防汛指令和信息畅通,以便合力协同作战。 院里专门印发《关于严明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纪律的通知》,对院属各单位和相关人员防汛纪律提出明确要求。

      截至目前,长江设计院水旱防御专家库储备已达 60 余人,其中, 30 余人同时被纳入长江委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成员名单。

     不仅如此,为扮演好长江防汛技术的支撑角色,上世纪至今,设计院已为长江防汛工作提供了近 70 年的地图服务。不同于普通地形图,这种防汛图描绘的是河道、堤防、水库和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体系,标注的是流域水系、水文站、风险点、防汛物资、交通要道、地貌高程等重要信息。透过它们,无论是前线险情的应急处置,还是后方的滚动会商,长江防汛工作者们就如同有了按图索骥的“利器”,防汛调度工作自然更精准,效率也更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入汛以来,设计院克服今年疫情带来的重重困难,无条件投入到防汛救灾各项工作中,牢牢把握住御洪战役主动权,成为技术支撑长江防汛的 “中坚力量”。

 

“智”御洪峰

 

    7 1 0 日晚上 11 时许,长江设计甲楼 9 楼会议室内灯火通明,刚刚结束长江委防汛会商的设计院副总工黄艳、规划院院长徐照明正继续组织部门技术骨干,对“长江 1 号洪水”的水库调度方案及洲滩民垸运用等问题展开讨论。

    5 月以来,每天至少两次会商,会下还要集中熬夜写上报材料,已然成为规划院水库调度与水能规划部全体人员的工作常态。区别于水文预判洪水发展趋势,他们要做的,是在此基础上,科学研判流域重点河段防汛风险,为长江委实现流域水工程精准调度提供决策参考,确保流域内重点河湖库安然度汛。

     在应对长江 1 号洪水过程中,设计院专家们根据水文精准洪水预报和工程调度分析研判,提出通过上游水库拦蓄、中游部分泵站限制排放、洲滩民垸行蓄洪运用等措施进行联合调度的方案,使城陵矶实际洪峰水位低于保证水位。

    “ 1 号洪水中,由于鄱阳湖水系来水大,湖口水位的调度最为关键。”黄艳表示,“为使湖口水位不超保,我们通过精细调度,前有上游水库群联合拦洪,后用鄱阳湖区两百多个洲滩民垸,辅以限制农田排涝等措施,将湖口实际洪峰水位控制在 22.49 米,比保证水位 22.50 米只低了 1 公分,真正做到了厘米级调度。”

    7 16 日晚 8 30 分,长江委行政楼 15 楼防汛会商室座无虚席,委领导及来自设计院、水文局等委主要技术支撑单位的近 30 位专家,正在紧张研判汛情,迎战即将到来的“长江 2 号洪水”。

    17 日上午 10 时, 2 号洪水如期而至; 18 8 时,三峡水库入库流量涨至 61000 立方米每秒,居历史第三位。委主任马建华紧急部署,将三峡水库下泄流量维持在 33000 立方米每秒,削峰率达 46%

     此后,设计院众专家们又连夜会商优化调度方案,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上中游水利工程的防洪作用,最大限度减轻中下游防洪压力,同时,全力降低三峡水库库水位,为后续可能发生的大洪水留足库容 ……

    7 26 14 时,三峡水库入库流量再次达到 50000 立方米每秒,“长江 3 号洪水”在上游形成。设计院专家组再度“披挂上阵”,统筹考虑上下游防洪需求,精细调控三峡水库上涨幅度,逐步减少三峡水库下泄流量,实现与洞庭湖洪水错峰。 28 14 时,三峡水库入库流量降至 49000 立方米每秒,至此,“长江 3 号洪水”平稳通过三峡大坝。

     面对今年复杂的防汛形势,一批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设计院防汛专家全程参与长江委防汛滚动会商,为流域防洪调度献智献策,成功应对 “乌江 1 号洪水”、“长江 1 号洪水”、“长江 2 号洪水”、“长江 3 号洪水”,极大减轻了中下游防洪压力,施展了长江防汛调度“智囊天团”的超强实力。

 

“问诊”险情

 

    7 20 日清晨,因遭连续强降雨袭击,湖北省恩施市清江上游屯堡乡马者村沙子坝发生滑坡, 21 日,滑坡体出现大面积滑移造成清江上游形成堰塞湖,随时面临溃坝洪水下泄的险境。

     闻汛而动,生命至上。在水利部统一部署下,长江委迅速派出以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长江设计院副院长杨启贵为组长的 5 人专家组前往恩施,协助开展滑坡险情处置工作。

专家组于 7 20 14 时接到通知后即刻出发, 长途奔袭 500 多公里 ,第一时间赶赴滑坡现场开展实地查勘,并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获取滑坡区域高精度基础地理信息。 20 日晚,专家组连夜研讨滑坡应急处置方案,并于次日中午驱车赶往滑坡现场展开进一步实地查勘。在科学研判出险原因的基础上,专家组立即指导当地技术单位编制处置方案,目前,该堰塞湖险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7 6 19 时,湖北省浠水县白洋河水库大坝出现 坡险情。

水利部高度重视,迅速派出 设计 院治理中心副主任周和清教高等专家组成的工作组连夜奔赴现场指导抢险。一行 4 人于 6 日晚 11 点从汉口驱车出发,凌晨 1 点抵达出险现场,顾不及休息,连夜与省市各方商议,提出具体应急处置措施。

7 8 日,工作组开展白洋河水库主坝下游坝坡脱坡体稳定安全库水位分析,会同湖北省水利厅现场工作组对分析成果进行了讨论,提出补充分析要求。工程治理中心按工作组要求高质量编写了白洋河水库 2020 年度汛方案和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为现场指挥部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脱坡险情处理及时,无人员伤亡。    

7 9 日,湖北省省长王晓东赴白洋河水库现场,听取防汛抢险工作汇报,对抢险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此前,针对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问桂道圩发生的溃口险情,设计院则紧急派出由岩土公司率队的专家组赶赴现场,在仔细查勘堤防基本现状、充分了解险情发生过程和抢险过程的基础上,准确分析出堤防出险原因

此外,设计院还派出专家参加水利部工作组赴沿江各地开展防汛检查、督查、暗访工作。 6 月以来, 设计院副院长胡维忠两次率队指导安徽省防洪工作;各 督查组遍访江西、湖北、湖南、安徽境内各重点堤防,严格执行 “四不两直”要求,通过查责任、查队伍、查内容、查记录,并对发现的险情及时处置和上报,有效督促地方落实防汛责任,做好巡堤查险各项工作 技术支撑,强监管 作用明显  

      几乎同时,安徽省六安市因连遭特大暴雨,造成城区多处道路路面积水,道路交通中断,严重影响市民正常出行。设计院六安市水环境一体化综合治理一期 PPP 项目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配合地方政府组织前方设计人员参与防汛抢险,对六安市城区 29 个易涝点积涝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后续整改措施,获得当地政府部门高度评价。

     截至目前,长江设计院累计派出专家组 14 36 人次,全力支撑长江流域各地防汛救灾工作。专家们始终牢记“防汛是天大的事”,以丰富的工程经验和出色的技术能力,赢各方赞誉。

 

     献智谋策科学精准,险情处置及时有效,背后是正确无误的研判,是舍我其谁的责任感。眼下,正值防汛 “七下八上”的关键期,汛情发展仍存在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勇于担当的长江设计人将时刻准备着、战斗着,以过硬的技术实力为应对新一轮暴雨洪水

版权所有 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 (C) 2010-2024 CISPDR .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500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