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时政要闻 特别关注 企业新闻 媒体聚焦 企业公告
首页 新闻中心 [break] 企业新闻 正文

长江设计“智护”引江补汉工程3年速描

来源:本站 | 作者:本站编辑 | 发布日期: 2025-07-09

炎炎烈日,激战正酣。在荆楚大地深处,车辆满载穿梭、机械掘进轰鸣、工人操作忙碌……这条长约195公里的地下巨龙——引江补汉工程正按勘察设计研究的路线指引,安全健康有序地成长。

今年7月7日,引江补汉工程迎来开工三周年!三年来,在我们与参建各方昼夜协作的强力加持下,它凿石穿山,披荆斩棘、风雨无阻,主隧洞长至8.4千米,支洞不断延展达25千米。

作为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重要标志性工程,引江补汉创下多个工程之“最”:我国在建长距离有压引调水隧洞中单洞长度最长、一次性投入超大直径TBM数量最多、洞挖工程量最大、在建洞径最大、引流量最大、综合难度最高。

引江补汉工程不仅以“大埋深、长线路、大洞径”的技术特征挑战工程极限,更集“高地应力、高水压、高岩石强度,断层多、地下水多、软岩多”的“三高三多”地质难点于一身,工程难度在行业内实属罕见。

面对这项超级大工程的“艰难成长”特征,长江设计人深知肩上重任、不敢懈怠,始终扑在生产一线,以不畏挑战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敢为人先的创新智慧,直面成长历程里的一个又一个技术难点堵点。

从方案研磨到技术支撑,从后方保障到现场攻坚,我们始终以高精度护航引江补汉工程的每寸掘进,用全天候24小时服务及时响应托举工程进度,唱响了一曲与引江补汉共成长的奋斗壮歌。

这是一段铿锵奋进的建设征程——

回望这三载,在无数个灯火通明的深夜里打磨方案,在一次次技术攻坚中突破壁垒,长江设计人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助推项目建设 “进度条”:

2023年2月,工程正式进入主体隧洞施工阶段。

2023年10月,工程首条施工支洞贯通。

2024年1月,工程进入主体工程全面施工阶段。

2024年12月,工程首台“江汉先锋号”TBM6、“江汉开拓号”TBM8顺利始发。

2025年1月,“江汉平安号”TBM3顺利始发。

2025年3月,“江汉云梦号”TBM7正式始发,同月,“江汉新石器号”TBM4正式始发。

2025年4月,工程输水隧洞25#平洞顺利贯通。

……

一个个节点接力突破,南水北调工程与三峡工程两大“国之重器”的牵手之约更近了。

这是一曲激荡创新的华彩乐章——

面对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艰巨这些“拦路虎”,技术团队以创新为利刃,在技术无人区中开辟路径,在破解工程难题的同时,也为行业树立了技术标杆:

为精准破解地质密码,设计团队采用深斜孔为主+超深复合定向孔+索道搬迁等超常规勘探策略,以常规线路工程10-15倍的钻孔工作量实施加密勘探,获取精细化地质数据支撑。

针对断层带可能引发的涌水突泥风险,设计团队建立地表定向钻超前灌浆平台,创新采用 “主孔+分支孔”环形布孔工艺,通过分段高压灌浆试验形成可复制治理方案,明确灌浆压力、段长等核心参数,成为全线断层治理的标准化技术方案。

为攻克地下洞室安全高效地质勘测的难题,地质人员革新了传统地质编录模式,成功研发并应用了“智能扫描+数字编录”一体化技术体系。不仅减少了洞室内地质编录的作业时间、保障了作业人员安全,也为支护设计和岩体稳定性分析提供了更及时、更精准的数字化依据。

在深大竖井的设计施工过程中,针对性地提出了锚杆检测方法、短段掘砌和多掘一砌的施工方法的适应性等,为今后深埋长隧洞工程深大竖井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

这是一首汇聚众智的协作交响——

集团多维度凝聚各方智慧,汇聚多方力量协同发力,以智慧合力为高效推进工程进度注入强劲动能:

集团领导率队深入各标段,与参建单位并肩剖析问题根源、共商解决方案,推动难题高效破解。

院士专家团队实地调研,针对工程核心问题应对及技术瓶颈展开深度研讨,为工程进展建言献策。

集团质安专委会赴现场督查,围绕技术文件质量、设代现场服务管理等关键环节细致核查,夯实建设基础。

 

千日淬炼,不过序章;破壁穿岩,更待新程。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实干为底色,以科技为动力,不断突破创新、勇毅前行,高质量护航引江补汉工程建设,为国家水网建设注入“长江设计”澎湃力量!


版权所有 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 (C) 2010-2024 CISPDR .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500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