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时政要闻 特别关注 企业新闻 媒体聚焦 企业公告
首页 新闻中心 [break] 企业新闻 正文

国产最大敞开式TBM始发 为南水北调引江补汉工程注入“中国智慧”

来源:本站 | 作者:本站编辑 | 发布日期: 2025-03-18


3月15日,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现场传来消息:国产最大直径敞开式TBM(硬岩掘进机)——“江汉新石器号”正式始发掘进。据施工方介绍,这一关键节点不仅是我国隧洞掘进装备制造技术的重大飞跃,更是中国在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领域持续创新、勇闯难关的生动例证,彰显着中国建设者在国家重大战略工程中不断突破的坚定决心。

  “江汉新石器号”由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其体型巨大,总长175米,直径达11.93米,重达3000吨,宛如一座移动的“地下航母”。它承担着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引江补汉土建3标7号洞的掘进重任。而该工程所在的荆山地质断裂带核心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需穿越9条区域性断层,千米深埋、超硬岩掘进、高外水压力、有毒有害气体、突泥涌水等难题给设计、施工带来巨大挑战。

  面对如此复杂的地质状况,长江设计集团迎难而上、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技术专长,深度参与设计研发工作。在前期地质勘探阶段,长江设计集团运用先进的物探、钻探等技术手段,对工程区域地质构造进行了精细探测,为后续针对性设计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在设计过程中,集团组织多领域专家反复研讨,结合“江汉新石器号”的施工需求,对设备的结构、功能进行优化。例如,针对高外水压力和突泥涌水问题,参与完善钢拱架和钢管片双支护结构设计,增强设备在复杂地质中的支护稳定性;协助优化主驱动防涌门设计,有效抵御涌水冲击,保障设备核心部件安全。同时,在设备整体布局和系统协调性上,长江设计集团从工程整体施工流程出发,提出多项改进建议,确保“江汉新石器号”各系统间高效协同运作,提升整体施工效率。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江汉新石器号”采用了一系列创新设计。小间距、大范围扩挖刀盘,能够更高效地破碎岩石,适应不同硬度的岩体;钢拱架和钢管片双支护、主驱动防涌门等设计,极大提升了设备应对不良地质的能力,有效降低施工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值得一提的是,其800米最小转弯半径设计,使这台巨型设备在复杂地质环境中灵活穿梭,宛如灵动的“穿山甲”,为引江补汉超级工程注入“中国智造”基因。此外,在组装场地受限的情况下,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创新采用“无导向槽步进技术”,仅用42天就完成了3000吨设备的组装,创造同级别TBM组装效率新纪录,填补了我国大直径TBM步进技术的空白,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

  “江汉新石器号”的破岩前行,标志着我国隧洞掘进装备迈向高端化、智能化,充分展现出央企服务国家战略、攻克“卡脖子”难题的使命担当。随着这台超级装备的持续掘进,新时代水利建设者正以科技创新为有力笔触,在神州大地续写“让江河安澜、惠泽民生”的壮丽篇章,也为南水北调引江补汉工程早日建成通水奠定坚实基础。

图为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引江补汉土建3标7号洞。新华网 李征峥 摄

图为项目现场设计研发人员。新华网发

图为项目前期地质勘探人员。新华网发

版权所有 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 (C) 2010-2024 CISPDR .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500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