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不仅是发电站更是生态枢纽 中国大坝的绿色蜕变
来源:本站 | 作者:本站编辑 | 发布日期: 2025-09-22
巍巍大坝,既化江流为电,亦为万千游鱼筑通道。在中国水电的新蓝图中,发电只是起点,守护生态才是高度。让鱼类洄游无忧、让江河永续奔腾,正成为衡量发展的新尺度——这是一场发展与共生的深刻革命。
在乌东德水电站,鱼儿可以乘坐“电梯”通过翻越大坝(央广网记者左洋 摄)
作为中国第四、世界第七大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屹立于金沙江险峻峡谷之中。在这里,工程建设者开创性地设计了尾水集鱼系统,利用发电尾水实施诱鱼,成功构建起一条鱼类洄游的“高速通道”。迄今,已累计集运鱼种类突破60种,有效维系金沙江下游生态平衡。
被誉为“长江第一鱼道”的金沙水电站鱼道,则展现出“以鱼为本”的设计智慧。科研团队通过深入研究鱼类洄游习性,精准模拟自然河流环境,打造出1486米的生态通道。2021年至今过鱼量已达42万尾,圆口铜鱼、长薄鳅等珍稀物种得以畅行无阻。
正在通过鱼道的鱼群(央广网记者左洋 摄)
银江水电站更将生态理念融入都市核心,全长1003米的鱼道如同城市中的一条生态廊道,通过创新性的蜿蜒设计和“休息驿站”设置,精准模拟自然河流的梯度环境,有效化解了18米落差的洄游挑战,实现了工程与生态的完美融合。
银江水电站全长1003米的鱼道(央广网记者左洋 摄)
这些突破性实践,标志着我国从传统水电开发向绿色水电、生态水电的重大转型,展现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实践智慧,为全球流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