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廿载“岩途”奔赴解锁“地勘”秘钥 长江设计集团岩土地质公司二十年发展纪实
近日,笔者从长江设计集团获悉,该集团岩土地质公司迎来成立二十周年。二十年来,这家扎根武汉、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地勘专业企业,以大地为纸、足迹为墨,先后为南水北调中线、构皮滩水电站等国内重大工程,以及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等“一带一路”沿线项目提供关键地质勘察支撑,实现从规模弱小到行业领先的跨越式发展,将地勘技术烙印深深嵌入大国基建根基。
淬火成金 重器有我
图为乌江构皮滩水电站。新华网发
20年间,岩土地质公司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核心技术优势,精准高效查明各类地质条件与工程地质问题,为国之重器顺利建设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资料。乌江构皮滩水电站便是典型代表。
作为乌江梯级开发中规模最大的控制性工程,构皮滩水电站是我国建在复杂岩溶地区的最高双曲拱坝,“最小化强岩溶对工程影响”是核心挑战。
“原定地下主厂房顶拱之上存在W24岩溶系统,如同头顶悬着一盆水。”岩土地质公司经理向能武介绍说,团队融合洞探、物探、管道追索、补充钻孔等多类手段,摸清岩溶发育特征,提出“厂房下游平移25米”的建议,成功规避风险。同时,公司牵头组织测量、钻探、物探专业骨干,在坝址区、库区开展大量地质测绘与试验,如期提交成果,为坝线选定及枢纽布置提供精准支撑。
技术生根 乘“市”而上
自成立之初,岩土地质人紧抓国家重点工程、城市基建、地灾防治等机遇,以技术创新破解行业痛点,持续开辟市场发展空间。
在城市基建领域,2006年武汉地铁“元年之星”——地铁2号线建设中,针对线路穿越可溶岩条带的难题,公司创新提出岩溶专项勘察理念,不仅成功打入武汉地铁勘察市场,更成为当地城市岩溶勘察的“行业标准”。
在高海拔水利工程领域,海拔4300米的西藏拉洛水利枢纽建设中,团队通过开展土壤盐渍化实验,探明高海拔地区土壤渗水比例,为灌区灌溉数值定量提供了关键参考。
面对南水北调中线这一重大调水工程的膨胀土挑战,公司研发出膨胀土边坡稳定性预测技术、强膨胀土渠道处理技术,有效破解施工难题。在工程“咽喉”穿黄项目中,还首次提出“土体过饱和作用”,掌握饱和黄土洞室破坏处理技术,成功解决退水洞施工坍塌、流泥问题。
在国家水网建设中,引江补汉工程推进期间,公司采用超常规钻孔方案,引入高精度水位监测仪器,建立适用于不同岩体的渗透性参数测试技术,为工程筑牢“地下安全网”。
“闯关”海外 全球逐浪
图为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新华网发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巴基斯坦、柬埔寨等国重大清洁能源项目建设中,展现出强劲的技术实力。
在“中巴经济走廊”首个水电投资项目——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面对区域构造复杂、岩体软弱、混凝土骨料稀缺等难题,岩土地质公司团队多次深入实地勘测,成功攻克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大断面地下洞室稳控等“软岩筑坝”关键技术。
“国外公司最初提出的方案,在大坝抗滑稳定、骨料利用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团队依托海量勘测数据,反复与业主单位、巴基斯坦主管部门沟通论证,最终推动项目调整坝型、优化枢纽布置,让“中国标准”在当地得到切实认可。
2019年底,岩土地质公司勘察团队首次进驻柬埔寨,承接开普河畔上达岱水电站地质勘察工作。当地高温高湿、蚊虫肆虐,热带疾病风险高且后勤保障薄弱,团队成员携带简易设备和医疗物资,在丛林中搭建临时工作站,历经近半年攻坚,圆满完成可研阶段所有勘测任务。此后,团队又陆续拿下柬埔寨LiangⅠ和Ⅱ水电站、上达岱抽水蓄能电站勘察项目,还同步开展热带雨林花斑土科研工作,成功在当地水电市场站稳脚跟并实现持续发展。
图为柬埔寨上达岱水电站(施工期)。新华网发
向新而行 风华正茂
近年来,岩土地质公司跳出传统地质勘察业务框架,坚持“多元化”驱动发展,积极拓展新业务领域,打开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2023年7月,公司首次涉足工程代建领域,接手新疆库车市乌恰水库代建管理工作。“从前期招投标文件审核、施工图审查,到施工期间质量管控、移民专项验收,我们全程参与并建立起规范的全链条管理流程。”代建项目负责人说,团队在审查施工图和预算时,精准发现并修正多处设计冗余,直接为业主节省投资数百万元,目前项目已进入蓄水验收筹备阶段。
2024年8月,一封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的感谢信寄到岩土地质公司。此前,公司承接了宁夏“十三五”时期160个水利项目的后评价工作,涵盖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清水河苦水河治理、抗旱引调提水等类型,通过对项目决策、建设实施、运行管理各阶段及建成后效益的综合评价,协助当地建设单位总结经验,有效提升了项目决策与建设管理水平。
二十载砥砺,岩土地质公司以地勘为基、创新为魂,书写专业答卷。面向未来,公司将继续以地质勘察为根基、技术创新为引擎,在水利高质量发展征程中打造行业典范、争做技术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