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湖北省最大的水库除险加固后焕发新生
为进一步提升水库防洪减灾能力,充分发挥水库综合效益,作为湖北省管辖的库容最大水库,漳河水库采用多项加固新技术系统消除了水库大坝安全隐患,结合数字孪生赋能大幅提升了水库数字化管理水平,美丽漳河更加成为当地深入人心的靓丽名片,与水利部提出的“安全大坝、智慧大坝、生态大坝”理念高度契合。
摘除病灶——筑牢水库大坝安全运行根基
漳河水库位于湖北省中部的荆门、宜昌、襄樊三市交界处,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大(1)型水库,总库容21.46亿m3,水库工程由7座大坝、4座溢洪道、9座洞涵等二十余座建筑物组成,水库大坝主体工程运行60余年存在较多安全隐患问题且一直未能系统根治。
2021年8月,漳河水库采用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进行除险加固,项目团队通过“超长土石坝防渗引排技术”根治了长8km付集坝坝坡散浸渗砂难题,消除了挡水建筑物安全隐患;采用“溢洪道弧门支座预应力及粘钢复合加固”和“混凝土结构防碳化新技术”解决了老旧混凝土建筑物加固问题,消除了泄洪消能建筑物安全隐患;采用“导流隧洞进口预留岩坎水下控制爆破开挖技术”实现了深水环境隧洞进口贯通,在保证运行安全的前提下避免了降低水位可能造成的效益损失。水库各建筑物系统加固相当于做了一次全面的病灶摘除手术,目前运行状态完全正常,困扰运行管理单位的病险问题得以妥善解决。
鸡公尖大坝加固
付集坝加固
付集坝贴坡排水施工
隧洞进口控制爆破开挖
换脑——为水库数字化管理科学赋能
以前,漳河水库工程管理局每年会围绕“洪水来了怎么办、一库清水怎么用、工程安全怎么保、标准化管理怎么做”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调度费时、生产管理费力。为了有效提升管理效率,结合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一并升级完善了信息化基础设施,搭建了“1套数据、1个平台、N项应用、3端协同”的“1+1+N+3”数字孪生漳河数字化平台,实现了防洪管理、水资源调度、大坝安全监测、工程标准化管理等核心业务的智能化,相当于做了一次换脑手术,夯实了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四全”、“四制”、“四预”、“四管”基础,成为国内首批数字孪生水库试点示范区。
漳河工程数字化管理平台
美容——融合文化元素提升水库大坝生态面貌
漳河水库除险加固设计中融入了大量的荆楚文化元素,如“高台基、深出檐”风格的管理房与观测亭、凤凰纹饰的墩墙、编钟造型抽象而来的防浪墙造型等,让水利工程成为兼具实用与美学的生态地标,也提升了漳河水库的内在文化价值。目前,加固后的漳河水库美貌与气质并存,进一步推动了国家4A级景区由“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实现了水库运行和生态文化旅游高度融合发展。
烟墩闸
鸡公尖大坝坝顶
观音寺大坝观测平台
漳河工程管理局赵帆局长动情地表示:“漳河水库从过去的人扛肩挑建设到现在的云端治水数字化管理,工程形象面貌通过现代化改造焕发新颜,不论是内涵还是外观均已成为新质生产力赋能水利工程现代化的鲜活样本;漳河水库加固效果这么好,说明我们选择长江设计集团这个国家队作为总承包牵头方是十分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