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是一种运用地球物理学原理和方法进行地质勘测和研究的技术。工程师们通过仪器测试,将所测得的数据加以分析,推断出重大工程所在位置的地质构造和矿体分布情况,相当于给大地做“体检”。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物探公司”)是长江设计集团专门针对重大工程中的难题和难点而设立的子公司。为此,新华网对物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清进行了专访,请他详细介绍地球物理探测的奇妙之处。
新华网: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物探公司。
张建清:物探公司是长江设计集团的专业子公司,主要从事地球物理勘探。这项技术类似于医院里的B超和CT,用于在工程建设前期调查基础情况、建设期进行质量控制、运行期评估建筑健康状况。为了实现技术系列的全面、完整与创新,我们专门建立了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不仅包含已建工程的模型,还包括城市健康管网方面的模型。
例如,我们最近刚通车的深中通道模型。它主要用于解决通道内部钢板后面的脱空状态。这项技术被称为锚杆无损检测。具体来说,当我们需要在高边坡或隧洞中钉入钉子时,必须确保钉子与岩体牢固结合。我们通过模型测试,可以检查砂浆是否饱满,从而确保工程质量。此外,混凝土是我们建筑的主要材料之一,浇筑完成后,我们需要用类似B超和CT的技术对其进行扫描,以发现内部的裂缝、空洞或其他不密实的地方,为工程安全提供重要数据。
新华网:除了现场模型,我们还有其他模型吗?
张建清:我们还有水陆三维、超前地质预报、地下管网、混凝土CT等模型。例如,在前期勘察时,我们可以通过物探方法对坝址区域进行全面扫描,发现大的物探异常。在一次实际案例中,我们发现了60米×30米×15米的大溶洞。如果没有及时发现这一隐患,将会对施工和建筑物的安全带来巨大风险。作为勘察科技工作者,我们希望基础资料越全面越好,这样对设计和建筑物的安全更有保障。
新华网:我们是否更多地运用科技手段来帮助物探工作?
张建清:是的,我们通过物探技术可以发现断层、溶洞等不良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和施工设计排除隐患。我们参与了许多重大工程,包括葛洲坝、三峡、南水北调、乌东德等长江流域及干流上的工程。此外,我们还参与了铁路和国家水网建设项目。例如,深中通道项目中,我们利用物探技术解决了许多施工难点。
新华网:请您详细介绍一下物探公司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各个阶段。
张建清:全生命周期服务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期设计,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第二阶段是施工期的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第三阶段是健康诊断,确保工程交付后的长期安全运行。
在施工期内,我们通过物探技术对岩体质量进行评价,确保硐室衬砌和压力钢管背后无脱空现象。例如,在深中通道项目中,我们使用物探技术确保沉管式结构的注浆饱满,防止钢板因水压变形导致运行问题。此外,我们还通过锚杆无损检测技术,确保隧洞内的岩石稳定。
在健康诊断阶段,我们开发了“透明大坝”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将大坝内部的结构完全可视化,类似于人体的彩超和心脏造影。我们还可以将各种物理元素加载到透明大坝中,实时监控裂缝、渗漏等情况,确保大坝的安全运行。
新华网:还有其他应用领域吗?
张建清:我们的技术不仅适用于水利项目,还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地铁等领域。特别是在武汉地铁的岩溶区域,我们通过CT技术进行全面扫描,发现所多个溶洞,确保工程安全。长江物探作为国家建设领域的专业公司,将继续响应国家号召,不断创新技术和提升团队实力,为各行各业提供长江物探的智慧和技术支持。(李征峥、罗诗婉、王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