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鄂州樊口江滩公园试运营对外开放
湖北日报讯(记者艾红霞、通讯员、杨泽亚) 近日,鄂州樊口江滩公园试运营对外开放,标志着鄂州樊口区域沿江路及江滩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堤外部分主体工程建设完成,正式进入试运营期。目前樊口江滩已成为鄂州市民休闲地,靓丽的长江岸线也成为湖北省、鄂州市践行生态文明和长江大保护的典范。
鄂州樊口区域沿江路及江滩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集防洪、交通、生态、旅游、民生为一体,由长江设计集团承担全阶段勘察设计工作。项目位于鄂州市区之西,工程区总面积约5.06平方公里,包括江滩综合整治工程、水系综合整治工程、沿江主干路(桥)工程、生态景观工程和市政及其他配套工程等五项工程,工程总投资58.39亿元。
鄂州樊口区域位于长江中游鄂黄河段右岸,郑家湾弯道下游侧,是长江崩岸历史险工段,区域内的新港、长港、薛家沟是梁子湖、保安湖、三山湖、鸭儿湖等城市内湖唯一的排涝通道,工程实施前长期存在着岸线崩退、排涝能力不足、内河过流能力有限等问题。通过岸坡防护、江滩综合整治、河道疏挖防护,解决了樊口区域外洪内涝问题,同时治理了违章建筑、水体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
樊口区域是鄂州的西大门,工程实施前316国道和239省道均利用樊口大闸交通桥作为通行道路,防汛期间社会交通与防汛工作相互干扰,区域交通能力瓶颈明显。本项目沿江主干路(桥)东起沿江大道寒溪路,西至粑铺大堤,路线全长4.8公里,采用城市主干路设计标准,设计速度每小时40公里,其中樊口公园大桥长1.5公里,跨越新港、长港、薛家沟等三条渠道。2022年12月,沿江主干路(桥)工程通过验收,该工程不仅完善了区域交通网络体系,提升通行效率,同时也优化城市空间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工程实施前,区域内长江岸滩上分布着众多的砂石码头、建筑及生活垃圾,内河水系周边则有众多废弃工厂、破旧房屋等,区域整体布局杂乱无章、环境较差。此外,由于历史原因,工程范围内的杜沟垸并不在长江干堤保护范围内,杜沟垸垸堤标准较低,垸内的近千户居民仍然面临洪水的威胁。工程建设通过将杜沟垸居民整体搬迁,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保障了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有利于长江的行洪安全。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级水源地、樊口门户、滨江生态风貌带、水上植物园等片区生态景观工程的建设,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现如今,沿江码头变成绿地公园,水患之村成就水生植物乐园,水源地保护区成为园林景观带。漫步于公园绿道,不时能见到江中跃起的江豚,岸边栖息的白鹭和野鸭也越来越多,栽植的花草树木散发着阵阵清香。樊口,处处充满着蓬勃生机,“百里樊川、玉带萦回”的蓝图,渐渐跃然于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