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湖北汉川:奏响“渔光曲”
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可以进行鱼虾养殖……眼下,湖北省汉川市新能源百万千瓦基地项目建设正酣。通过“渔光互补”,汉川正趟出一条生态惠民新路子。
据了解,汉川新能源百万千瓦基地项目,入选湖北省2021年度新能源百万千瓦基地建设项目名录,成为湖北省十个新能源百万千瓦基地之一。该项目在华严农场、汈汊湖养殖场、分水镇和麻河镇分期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孝感最大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基地。
近日,汉川新能源百万千瓦基地一期工程,华严一期光伏项目即将建成投产。华严一期光伏项目占地总面积约2470亩,正式投产后,预计年均上网电量1.32亿千瓦时,可节约标煤4.1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排放。
华严一期光伏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汉川市华严农场,这是一家国营农场,发展水产养殖历史由来已久。
长江设计集团新能源公司电气室主任叶任时说,为保障“水上发电、水下养殖”两不误,长江设计集团新能源公司在项目设计施工时做足了“功课”。
开发“渔光互补”项目前,需要根据鱼塘大小设置光伏板密度。叶任时说:“项目通过多次测试,将光伏组件最低点与水面距离控制在2.5米以上,同时保障鱼塘50%以上透光率,并在鱼塘周边预留位置建设鱼道,这样既保证养殖水面的采光和通风,同时方便了养殖户的投料和捕捞作业。”
“一块块光伏板就好比‘天然空调’,可以改善鱼塘养殖环境。”叶任时说,架在池塘上方的光伏板夏天可以为鱼儿遮光降温,冬天能够遮风挡雨。同时,光伏组件遮挡了部分阳光,可减少水体植物的光合作用,抑制藻类生长,提升水质。 升压站设计是本项目的一大亮点。据介绍,本项目升压站位于鱼塘之中,为满足50年一遇洪水位设计要求,如果采用常规设计方法,需要对鱼塘进行清淤和回填,回填工程量大、工期长,且对环境影响较大。为此,本项目另辟蹊径,将110千伏升压站置于架空平台上,这也是长江设计集团新能源公司首个全架空平台110千伏升压站。
如今,随着华严一期光伏项目建设完工,当地渔民们正铆足干劲搞生产,有的忙着杀菌消毒,有的忙着植草养虾……村民杨辉说:“项目是去年9月利用鱼塘空闲时开工建设的,现在如期完工,正好是我们育虾投苗的阶段,池塘已经退给渔民。”
项目业主方长源电力汉川电厂新能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实现“1加1大于2”的效果,华严一期光伏项目还引入了“光伏+”概念。下一步计划建设示范养殖区,通过和华农专家合作,学习借鉴光伏养殖相关的成熟经验,不断提升渔民养殖技术,实现示范引领和渔民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