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专稿 |潘少华:用实干为人生蓄能
俗话说:不能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这句朴实的话,告诉了我们方向和实干的关系。低头拉车象征着实干、吃苦和脚踏实地,抬头看路象征着胆识、目标和明确方向。
工作中的潘少华也是如此,不管是在项目现场还是在办公室,他对工作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和专注,对自身和行业未来发展也常有思考,工作十余年来,从水利水电转战抽水蓄能,历经几十个项目,他始终实干为先,一路积蓄能量,不断成长。
低头拉车,铸就本领
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潘少华先后参与了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及陶岔渠首工程、滇中引水工程、金沙水电站、银江水电站、黄金峡水利枢纽,以及缅甸密松水电站、其培水电站、巴基斯坦Karot水电站、Kohala水电站、尼泊尔上阿润水电站项目、柬埔寨上达岱水电站等六十余个国内外水利水电项目,主要从事施工组织设计工作。
十几年来,从懵懂的技术小白成长为专业技术骨干和项目负责人,潘少华始终保持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和不默许、不盲从、不自夸的工作方式,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磨炼自身意志。
十年磨一剑,经过这六十余个大大小小工程的磨砺,潘少华从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自身业务水平,逐渐成为具备了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责任担当和能力素质的带头人。
从“零”开始,勇挑重担
2022年集团在抽水蓄能领域飞速发展,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接踵而至。此时正值科室开工项目多,人员短缺的紧张局面,潘少华凭着十多年的工作积累和一股冲劲,勇挑重担,接下了新兴业务——抽水蓄能的设计工作。
第一个任务就是啃下石台抽水蓄能电站三大专题这块硬骨头,2月18日,他怀着忐忑的心情,和各专业人员乘坐大巴前往石台现场开展三大专题集中设计,耳边时不时响起集团领导“石台抽蓄是集团第一个抽蓄项目,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千万不能掉链子”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那段时间,潘少华作为施工专业牵头人,深感压力和责任重大。
压力可以是事业成功的阻力,也可以是一种驱动力。潘少华迎难而上:早上第一个到办公室学规范、研究案例,在里面探索找规律和捷径,白天和晚上与各专业人员一起讨论、修改、商定方案,写报告,绘制图纸,基本上每天干到12点,有时候为了攻克项目某个难点甚至拼到凌晨5、6点,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任务。
按时提交的高质量设计成果为石台项目提前1个半月获得核准批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受到了业主的高度赞扬。石台抽蓄也成为集团第一个核准的抽蓄项目,为集团抽蓄业务的发展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
以身作则,共同进步
2022年,潘少华参与了30余个抽蓄项目,石台、房县、花山、北山……这些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都有潘少华努力的印记。仅抽蓄业务上潘少华就带领团队完成6本预可研报告、4本施工总布置规划专题报告、1本可研报告和1本招标设计报告,2本项目申请报告,数套施工详图,数十个初步分析报告和招投标文件。
另外他还积极参与集团和外单位抽蓄项目成果的评审,为宣传集团抽蓄业务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全年共计出差217天。特别是全年5次现场集中设计时,
潘少华发扬“敢担当、敢创新、敢吃苦,能干事、干实事、干成事”的精神,带头加班加点,以身作则。
他对于年轻员工毫无保留的分享工作经验,帮助年轻员工快速成长、共同进步。他常教导年轻员工“要用系统的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写报告的思路和逻辑要清晰,回答专家问题要答到点上,要有针对性”;他常思考,有新点子或者团队发现具体问题时立即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开展技术讨论,在巩固自身能力建设的同时促进大家共同进步;他常鼓励年轻人多汇报,多交流,并耐心指导,传授经验;他常教育年轻员工不管工作有多忙,都要注重总结和积累,避免同样的问题或错误一再出现,真正让知识为自己所用。
抬头看路,砥砺前行
俗话说,找对努力方向才是最重要的。潘少华作为施工专业负责人,一直把专业策划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特别是目前项目多,周期短的情况下,他勤于思考,为项目团队明确目标、选择方向、整理思路、避开迂回和错路贡献力量,始终保持团队活力和战斗力。
集团不断发展,对于个人来说,这是机遇也是挑战,生产任务还将增加,项目工作周期也越来越紧张。在潘少华的心中,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初心不改,使命犹在,“劳模”荣誉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还是一个新的起点。
谈到未来发展,潘少华满怀憧憬,他说:我将继续努力拼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团结一心,携手奋进新征程,为集团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个人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