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家苑

劳模先进 优秀党员 巾帼英雄 青年标兵 文学天地
首页 企业文化 [break] 精神家苑 劳模先进 正文

潘坤:行走在高原上的“螺丝钉”

来源:本站 | 作者:本站编辑 | 发布日期: 2020-04-28

       索朗嘎咕项目是雅鲁藏布江中游河段开发条件较好的集能源生态于一体的综合工程,将对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逐步推进、缓解西藏电网电力供需矛盾,加快拉萨-山南-日喀则核心经济区建设、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索朗嘎咕工地,有一位来自长江设计院岩土总公司的地质工程师,他是潘坤,索朗嘎咕现场地质负责人,一个名副其实的“老西藏”,常年外业,以工地为家。

  参加工作20多年来,潘坤参与了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程、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西藏拉洛水利枢纽工程、滇中引水工程等多个大型水利水电项目地质勘察,尤其2015年以来先后参与或主持西藏扎拉水电站和索朗嘎咕项目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有人问他:在西藏奋斗数年,条件艰苦,可曾后悔过?他说:个人只是一颗“螺丝钉”,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就对了!

  对这颗常年行走在高原上的“螺丝钉”,通过采访他和他的同事,记录下了几个小故事,讲述给大家。

以山为路

  扎拉水电站位于玉曲河干流下游河段,潘坤初到此地时,这里交通闭塞、现场生活物资匮乏。引水线路山高坡陡,每天都在海拔3000m以上跋涉,高原缺氧、高强紫外线、冰冻恶劣天气都是家常便饭。在这里,没有路,有路都是走出来的,而且都是山路,能遇到几条偶尔村民开出来的便道都是幸事。在这里工作,走在路上,也是走在山上,山上与路上,没有什么区别,以山为路就对了。习惯了起起伏伏,遇险涉险,山总要过,路总要走,不然长时间待在山上,原地不动,反倒危险了。走的时间久了、次数多了,还真走出了几条山路,这就是乐趣。

  索朗嘎咕项目要比扎拉水电站现场环境更恶劣一些,两岸岸坡更为险峻,危石、危岩体发育,高位边坡问题非常突出,一不留神,人站在半坡中脚就开始往下滑了。这里的山不敢多看,看多了就怕,怕了就不敢走。潘坤是心有余悸的,尤其是走山路的时候,把害怕留在心里不说,或许这就是“螺丝钉”的性格,索朗嘎咕需要他这样的人。当习惯了以山为路,就再也没有了怕,没有了难,没有了回头,没有了对山侧陡崖和险河的顾忌,有的只是山,山上那一条条被走出来的路。蓦然回首,每一条被走出来的山路,都有了故事。

以寒为伴

  高原很冷,春天也似冬天,尤其在冰雪初融的时候,但也正是潘坤他们在工地上干得最热火朝天的时候。高原的天空很蓝,蓝得可以清晰的欣赏自己吐出的热气。甚至四、五、六月还会反常的飘点雪,在这一点都不新鲜,西藏的天气更多的时候像个顽皮的孩子。

  在高原工地,即使扛过抹去了平时的冷也忘却不了春节的寒,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那个冷冻,入肉、刺骨……2019年的春节,工地上的手机信号很不给力。那天,工地上疲惫了一天摸黑回到驻地的潘坤,第一时间打开手机发短信,可反反复复发了十几遍,给家人拜年的短信还是没发出去,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过年不能回家,妻儿都理解,但是说好的承诺如果不能兑现,他心怀愧疚。虽说只是一条普普通通的短信,但对于在工地上已经坚守了几个春节的潘坤来说,每年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一遍又一遍的反复发送,真是跟老天急红了眼。窗外寒风呜呜作响,潘坤没心情吃年夜饭,依旧在那捣腾短信。对于他来说,此时此刻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找个信号好一点的位置把祝福发送出去。潘坤披上军大衣,顶着寒风走到了屋外,功夫不负有心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一个土墩上还真让他把信号给找着了。回来的时候,一只手拿着电筒,一只手和手机“冻”在一块,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不是他不想说,而是嘴唇冻紫了,有话说不出来。索性他也没了睡意,忘却了疲倦与饥饿,倒点热水把手暖起接着整起了内业。撑不住了泡碗面,足够他顶住深夜的寒意,第二天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又继续投入工作。他经常对自己说,他就是一颗螺丝钉的命,而螺丝钉本来就是不怕冷的,习惯了以寒为伴。

以梦为马

  潘坤是工地上的地质员、质量员、安全员,各种“职务”。在工作中,他对自己的要求很苛刻,不仅严格根据相关标准和质量策划文件体系的要求,对索朗嘎咕项目坝址和水库、输水线路、天然建筑材料等工程部位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指导、检查,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同时根据业主和设计各专业对成果的质量要求及时整理并提交地质成果,成果质量无差错,成效显著。除了日常工作,其实他也有对科研的坚持梦想,2019年度作为技术骨干参加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藏高原重大滑坡动力灾变与风险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中的专题“水能资源开发区高风险重大滑坡综合防控示范”,目前阶段性成果已通过审查。参编的著作“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及勘察技术研究”正紧锣密鼓进行。参与探索研究的“利用变角度倾斜钻孔探查河床覆盖层的新方法”,成功解决了高山峡谷急流江河的河床覆盖层探查难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他还是一个追梦少年,以梦为马,不亦乐乎。

       这颗行走在高原上的“螺丝钉”不简单。今年春节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从湖北以外地区赶赴西藏工地的同志大多未携带笔记本电脑,到达现场后只能开展外业工作,潘坤在汉封闭期间主动承担起了几倍于平时的内业整理工作,废寝忘食,深居简出。据他爱人讲述,潘坤虽然人在家,忙得和外业工作的时候一样。也正因为他的任劳任怨、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有因为疫情而使索朗嘎咕项目内业工作进度滞后。用他的话说,索朗嘎咕已经是他梦想的一部分。等这颗有梦想的“螺丝钉”再次行走在高原上的时候,注定春暖花开。

  潘坤,就是这么一颗平凡的“螺丝钉”,扎根在最需要自己的地方无怨无悔。

版权所有 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 (C) 2010-2024 CISPDR .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500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