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家苑

劳模先进 优秀党员 巾帼英雄 青年标兵 文学天地
首页 企业文化 [break] 精神家苑 劳模先进 正文

肖军:海外尖兵练成记

来源:本站 | 作者:本站编辑 | 发布日期: 2019-03-27

     肖军,高级工程师,机电院电网设计部主任。

  联系肖军之前,部门的同事就提前打了“预防针”:做海外项目的人员一般过了年就去现场了,不一定能见到本人!后来得知肖军年后尚未出国,内心庆幸没有错过与这位电气工程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于是按照约定时间,笔者来到肖军的办公室,聆听这位从业十四年的工程师,讲述他驰骋海外、深耕市场的酸甜苦辣。

“直到现在,我们都还在学习”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乘着国家“走出去”的东风,刚参加工作的肖军就投入到我院第一个海外输变电项目——苏丹第三回路220kV输变电项目,从此开启了他在输变电行业的“海外之旅”。

  踏出国门,一切都与国内不同。为了更好地完成设计任务,肖军学语言、学技术标准、学软件使用,“直到现在,我们都还在学习。”

  肖军介绍说,业主普遍要求采用国际标准及国际通用的计算软件,与国内设计标准及设计习惯相差很大。不同的国家国际标准有所差异,即便是EN欧盟标准,也分法标、英标、德标、葡标等十几个分类。而国际通用的计算软件,更是千差万别。“经过多年的钻研和磨炼,我院对国际标准以及国际通用计算软件的使用,在国内电力设计院里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了。”肖军的言语之间充满自信。当然,能有今天的成绩,肖军坦言说很多时候是被“逼出来的”。

  美国PLS软件,是国际通用的一种输电线路软件,很多国外项目明确要求采用此软件进行设计。2012年机电院从国外购买了此软件,而当时在国内仅有一家设计院真正掌握了此软件的使用方法,并对外技术封锁。无奈之下,机电院专门成立了攻关小组,肖军作为牵头专业负责人全程负责和参加了攻关小组工作,经过不断学习、潜心研究,并在项目中反复实践,最终实现了该技术的熟练使用,并已成功运用到了莫桑、安哥拉、科特、肯尼亚等多个项目中。

“经历多了也就习惯了”

  也门撤侨、缅北武装冲突、恐怖袭击、扫雷部队,这些在电影里才会出现的片段,肖军都曾真实经历过。

  14年,16个国家和地区。

  那一连串拗口的地名,肖军如数家珍:三进缅甸,三进苏丹,二进老挝、二进科特迪瓦、乍得、莫桑比克、安哥拉、赤道几内亚、喀麦隆、埃塞俄比亚、布基纳法索、毛里塔利亚、塔吉克斯坦、也门、古巴。

  回忆起最难忘的一次经历,肖军称是在苏丹的西达尔富尔地区。

  那是2016年6月底,肖军率队一行三人前往苏丹西达尔富尔地区,进行苏丹西部Adila220kV输变电项目的现场查勘工作。这里是国际政治最为敏感的地带,恐怖袭击和武装冲突频繁发生。为维护当地安全,联合国在该地区派有大量维和部队。

  那是2016年6月底,肖军率队一行三人前往苏丹西达尔富尔地区,进行苏丹西部Adila220kV输变电项目的现场查勘工作。这里是国际政治最为敏感的地带,恐怖袭击和武装冲突频繁发生。为维护当地安全,联合国在该地区派有大量维和部队。

  两周后的7月10日,距离他们仅300公里的地方,发生了震惊国内外的恐怖袭击,中国驻南苏丹维和步兵营在执行任务时被炮弹击中,两名中国战士不幸牺牲。

  痛心、愤怒、惊恐…在恐怖袭击发生后,肖军一行出行更为谨慎、更加小心,直至完成后续的相关工作。

  谈及这些年的经历,肖军说也曾害怕过,“但经历多了也就习惯了。”在肖军眼里,党员干部始终要站在最前端,“条件越艰难、越危险的地方,我们越需要冲在前面。”

“要多去现场实践”

  在国际输变电市场上,刚过不惑之年的肖军已然是过来人。问及有什么经验之谈要告诫年轻一辈的工程师,肖军表示“一定要多实践,多去项目现场。”

  肖军近几年每年在国外项目现场的平均时间为210天。闲谈中,肖军说自己2010年大年初三就去了缅甸,而当时刚结完婚也就10来天;2017年的腊月二十八就启程去了安哥拉,在项目部现场过的春节;2018年过了正月十五又出发去了科特迪瓦,一待就是十个月。

作为设代处项目负责人,肖军称每天都有大量的沟通协调及项目问题要处理,这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也考验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从国外业主到国际监理,从总包方到施工方,都需要反复沟通、不断磨合,才能打消对方的疑虑,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很多国际监理一开始并不信任中国人的技术。”在某安哥拉项目初设审查时,黎巴嫩Dar公司作为国际咨询监理公司,对我方的图纸提出了一系列的意见和建议。在双方“针锋相对”的过程中,肖军等人展示了扎实的技术功底和良好的专业素养,最终Dar认可了我方的技术,后续的提图、批图审批十分顺利。

  因为常驻现场,肖军推迟过婚礼时间,两次感染疟疾,在家陪伴家人的时间也相对要少一些。对于这些苦,肖军并没有过多言说,“每个做海外项目的人都会遇到这些。”也许正是有了诸如肖军这样默默无闻的奉献者,长江设计院这块金字招牌才能在海外输变电市场上,熠熠夺目、绽放光彩。

 

版权所有 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 (C) 2010-2024 CISPDR .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500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