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家苑

劳模先进 优秀党员 巾帼英雄 青年标兵 文学天地
首页 企业文化 [break] 精神家苑 劳模先进 正文

六载移民路高原起雄鹰

来源:本站 | 作者:本站编辑 | 发布日期: 2017-09-13

六载移民路高原起雄鹰

——记长江设计院工程移民院高级工程师王建鹏

 

        王建鹏,共产党员,2011年从武汉大学毕业取得博士学位后,在长江设计公司库区处(现工程移民规划院)参加工作。刚参加工作,他接受安排远赴海拔4200m的西藏地区参加拉洛水利枢纽移民工程外业工作,此后作为移民专业技术人员,在环境恶劣、艰苦卓绝的西藏地区主持、参与一线工作达6年之久,先后参加了拉洛水利枢纽工程及配套灌区工程、扎拉水电站、宗通卡水利枢纽工程、易贡湖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等西藏项目的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工作,为西藏大型水利水电项目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工作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短短几年间,通过多项工程的历练,王建鹏同志已成长为设计院青年技术骨干,由于在西藏地区良好的工作表现和重要作用,他先后多次获得长江设计院“先进工作者”和“青年岗位能手”称号。然而面对荣誉,他没有丝毫骄傲自满,而是化荣誉为激励,励精图治,一如既往的奋斗在藏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移民专业工作者百折不挠、无私奉献的精神。

藏区锻炼出的技术干将

        西藏地区海拔极高,浑然天成的美景令人向往,但伴生的高寒缺氧、恶劣的气候和高原生活的各种不便,常常让人望而却步,在西藏工作其实是对身体和心智的一种考验和磨练。拉洛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是西藏自治区列为“十一五”、“十二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的骨干水利工程,在长江设计院西藏项目布局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拉洛库区所在地平均海拔超过4200m,人迹罕至,条件十分艰苦,2011年8月,刚刚毕业的王建鹏第一站就被分配到了这里。面对陌生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王建鹏没有畏难退缩,而是坚决服从工作安排,毫无怨言,克服严重的高原缺氧反应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一头扎进基层一线开展工作,边学边实践。在拉洛库区进行实物调查时,虽时值8月,但天气寒冷异常,早晚仍需穿羽绒服保暖,王建鹏同志工作期间突发咳嗽,并有发烧症状。因拉洛乡医疗条件落后,且高原反应恐对病情不利,项目组让他从尽快退返内地休息治疗,但考虑到项目进度和现场人手匮乏,王建鹏毅然决定留在项目现场边工作边治疗,白天翻山入户,晚上回来打点滴,夜里加班整理数据资料。拉洛乡提供的药品简单,药效很弱,王建鹏就一直忍受着病痛,坚持不打退堂鼓。后来日喀则地区领导现场检查指导时从市区给项目组带来特效药,才最终控制住了病情。王建鹏就这样兢兢业业,克服重重困难,以拉洛项目为起点,在藏区一线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历经磨炼得到了迅速成长,先后完成了工程项目建议书修编、可研阶段和初设阶段工作,目前已身担拉洛项目移民安置规划工作主设人和设代处副处长角色,并负责项目现场移民设代工作。雏鹰,起飞在苍茫深沉的西藏大地。

宝剑锋从磨砺出

        王建鹏平时低调少言,作风稳重,但与他共过事的人都知道:这小伙子工作起来真有股子拼劲。2016年,他作为扎拉水电站项目主设人之一,在时间要求紧、任务繁重的情况下,独自承担察隅县全县现场综合协调工作,保障现场调查工作顺利进展,之后作为主要编写人之一,与项目组成员通力合作,在短时间内编制完成可研阶段移民安置规划报告,为项目年内报批完成创造了条件;2017年,他又作为宗通卡项目的主设人,在非常规进度要求下,3个月完成了外业调查和可研阶段相关多项专门报告的编制工作,表现出良好的现场综合协调和技术业务能力。这样一位屡屡上演超常效率的“急先锋”的成长,离不开对专业技术和工作方法的深入钻研。王建鹏认为要做好征地移民规划工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以勤恳认真、严谨务实、勤于思考的态度来面对,在工作中除了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完善,还要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他和项目组在拉洛移民安置规划中结合半农半牧区移民生产生活特点,提出畜牧业安置规划分析方法,得到了多方的认可,发表了多篇关于西藏移民安置的专业论文。这一系列专业成果倾注了以王建鹏为代表的移民专业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科技从业者求实求精的精神,使得拉洛项目移民工程在西藏地区水利水电项目移民工作中起到了模范和带动作用,拉洛的移民安置方式、技术标准等均为临近工程项目所参考借鉴。王建鹏同志以良好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保证了移民规划设计成果和现场技术服务的质量,他将一腔热血奉献在西藏征地移民事业中,在各项工作中倾尽全力,得到了项目业主、单位同事、地方领导的多方认可。

藏区酸甜苦辣

        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工作时常伴随着艰辛和风险,西藏地区交通条件较差,特别是在藏东南区域,山大沟深,道路上常常是上有落石,下有塌方,还不时遇到大雪封山,危险隐藏在看似平常的区间道路上。种种不利和危险,没有压垮和吓退我们的移民工作者。2016年王建鹏在扎拉水电站现场调查时,因首选道路塌方阻断无法通行,和当地察隅县商讨后,项目组迫于无奈从号称西藏最艰险的路——“察察线”穿越至项目所在地察瓦龙乡。这条道路条件极差,需要翻越三个4500~4900米的垭口,还要穿越原始森林、高山草场、乱石区,两百多公里的路,要走十几个小时。在翻越第二个垭口时,项目组遭遇了雪崩堵路,不幸中的万幸,若行进稍快的话整个车队都将被埋在雪下。为了赶上工作进度,车队只得连夜行走在察瓦龙乡附近的怒江边,没想到又遭遇山体塌方致道路半堵。在确定坡上再无塌方后,大家决定驱车从塌方形成的碎石堆上快速倾斜穿越。浓黑的夜色和震耳欲聋的江水声掩饰了一路潜在的危险,因为碎石堆的另一侧就是一两百米深的怒江河谷,回想起来着实让人头皮发麻,若稍有不慎汽车倾翻,则后果不堪设想。

        做基层移民工作,有效的沟通是最关键的工作要素。藏族地区移民工作最大的困难就是和藏族同胞们沟通,当地群众因文化水平较低,再加上语言障碍,解释沟通的工作量特别大。王建鹏同志在工作中深知移民政策宣讲的重要性,他耐心细致,从政策到规划,一遍、两遍,好几遍的向藏族群众和地方干部解释说明,直到让他们理解项目建设的意义,同时让他们明白移民安置规划让他们无后顾之忧,为移民工作打造良好的群众基础。目前正在实施的项目中,哪里出现问题,王建鹏总会及时赶到现场,同地方政府、移民监督评估一道研究处理,任劳任怨,积极负责,为藏区移民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深得藏族群众和地方政府部门的认可。

但求问心无愧

         每个青年都有一颗追求进步、不断提升自己的心。2014年,长江设计院组织青年技术骨干第四期赴美培训,移民院已初步同意王建鹏参加本次培训,这对于他来讲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而此时正值拉洛项目进入重要阶段,已经是项目主设人的王建鹏经过深思权衡,主动与移民院领导汇报,表示考虑到目前项目进展情况,自愿放弃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对家庭的责任和家人的呵护是每个男人应尽的责任。2017年初,因宗通卡项目的非常规进度要求,王建鹏顾不上照顾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和产后还未恢复的妻子,在短暂的陪护之后怀着对家人的眷恋之情,作为外业调查现场负责人奔赴项目现场展开工作,一待就是一个多月。这样的种种经历,不断锤炼着他,让他逐渐成长,更加坚毅。

         作为博士学历的高材生,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王建鹏长期在条件艰苦的藏区一线工作,毫无怨言,默默无闻的为藏区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值得同龄人学习。他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让人钦佩,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扎根本职、敬岗爱业、不计得失、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王建鹏同志的成长秉承了我院老一辈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工作者的精神,更让我们看到了我院年轻一代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工作者的未来。王建鹏同志无愧长江委“最美一线职工”的赞誉。

版权所有 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 (C) 2010-2024 CISPDR .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500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