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风采]朱宜飞:做新能源事业矢志不渝的追求者
朱宜飞,新能源公司电气室副主任(主持工作),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自参加工作以来,朱宜飞同志始终怀着对新能源事业的执着追求,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为解决工程上的疑难问题,常年奔波于遍布全国的各个工地之间。2016年,新能源公司开展了近百个项目的设计咨询工作,项目复杂程度和工作强度再创新高。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形势,朱宜飞同志总是迎难而上,在基层工作岗位上,为开创我院新能源事业全新局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得院先进工作者、长江委青年岗位能手、长江委最美一线职工以及省部级优秀勘察设计项目一、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勇挑重担、迎难而上
华润内黄润风风力发电项目装机容量高达400MW,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内陆风电场之一,也是新能源公司成立以来所承担的最大的风电项目,意义重大。项目所在地位于殷墟旧址,人口稠密,阡陌纵横,并涉及基本农田、文物、林地等诸多因素,现场条件十分复杂。朱宜飞同志迎难而上,担任了项目经理,发挥其业务水平精湛,敢于创新的特点,与业主紧密配合,将“新能源、新农村、新生活”的理念融入设计中,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屡获业主好评。内黄项目为内陆风电开放提供了新的思路,也标志着新能源公司在风电开发上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为设计院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一带一路”上国际工程的纷杂形势和复杂条件,朱宜飞同志又勇挑重任,担任乌兹别克斯坦光伏电站项目经理,发挥其管理能力和外语水平的优势,为开拓国际新能源业务继续担当起了排头兵。
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2016年长江工会命名的“朱宜飞创新工作室”正式启动。朱宜飞同志充分发挥技术带头和引领作用,促进了职工技能的提升,激发了员工的创新热情。他带领工作室成员潜心研究、大胆创新,以“熊河水库1.2MWp水光互补分布式光伏电站试点项目”和“两淮沉陷区200MW水面个光伏示范基地项目”为依托,在国内尚无任何经验可借鉴的基础上,该同志克服重重困难,长期工作在现场,结合水库实际条件,创造性地开发了适应工程需要的浮体方案,有效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也为有效缓解光伏建设用地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推动光伏电站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新能源公司已在水面光伏拥有30多项专利技术,为拓展水面光伏新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辛勤耕耘、硕果累累
朱宜飞同志作为作为电气专业主要管理人和技术负责人,不仅有效保障了电气专业室各项工作的良好运行,还承担了50余个项目的图纸、报告的编写、校核及审查及工作。此外,他还先后担任格尔木、德令哈、郧西、红寺堡、熊河、内黄、乌兹别克斯坦等10余个项目的项目经理,长年奋斗在一线,通过积极协调团队工作保证了各项目的顺利实施,赢得了业主及同事的广泛认同和一致好评。
在2016年的创新实践中,该同志成绩斐然。获各类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2项,发表论文2篇,获水利部优秀QC发布一等奖1项、长江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湖北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1项、湖北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三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