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智绘蓝图 赤诚奉献建三峡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磊
1987年,陈磊从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毕业分配至长江水利委员会,时年不满20岁的他就带着一腔甘为水利献青春的豪情壮志,仆仆风尘赶赴到即将开工的八百里清江工地上。1995年夏,随着隔河岩新型重力拱坝的傲然耸立,还沉浸在成功喜悦中的陈磊又奉命转战“千年大计,国运所系”的三峡工地,这一来就是15年。15载光阴荏苒,如今三峡主体工程已提前一年完工,而陈磊也在这片建设热土上,从当年英姿勃发的青年成长为成熟睿智的工程技术专家,他把为事业奋斗的坚实足迹都留在了水利工地上,把实践人生理想的华彩篇章都交给了水电工程的建设。
优化设计 精益求精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设计水平的高低,对于项目的质量、投资和效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95年三峡工程进入主体施工阶段,陈磊作为枢纽坝工专业设计代表,为了便于掌握情况及时解决问题,他主动请缨独自一人驻扎在最靠近施工现场、条件简陋的右岸营地。在机器轰鸣不绝、炮声震耳欲聋的环境下,陈磊在民房改成的办公室里潜心钻研深入思考,凭借着对施工情况的熟悉,对工作的认真细致,贴近施工实际积极开展设计优化。他结合现场实际,积极研究探索碾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实践对键槽型式、细部构造等进行修改,大大方便了施工和提升了生产效率。在导流明渠混凝土纵向围堰坝身段基础开挖过程中,陈磊首先发现和提出了原定建基岩面总体未达可利用岩层深度的问题,并及时提出了调整坝基开挖的措施,为确保一期工程按期完成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当三峡大坝第一块坝体的建基面基础优质按时呈现在人们面前时,年轻的设计代表陈磊也以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实际行动给工地建设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峡二期工程开始后,被称为“长江第四峡”的双线五级船闸进入关键阶段,陈磊再次被点将。接到调令后他立即由坝工室转入航建室参加三峡双线五级船闸、升船机上闸首工程的结构设计并主持航建专业现场设代工作。他不畏艰难,全力以赴,很快便适应了设计专业的转换和工作环境的变化。结合工程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船闸闸室重力墙优化、船闸高强结构锚杆采用机械联接等合理化建议,在方便施工的同时,提升了生产效率,节约了建设成本。在没有先例可资借鉴的情况下,陈磊以敢为人先的气魄,潜心摸索,大胆创新,由他提出的船闸利用闸室基础廊道钻孔替代低高程排水洞方案,经比较论证,得到国务院三建委质量检查专家组的肯定和采纳,共节约地下洞挖26000m3,并降低了安全风险,缩短了施工工期。确保了三峡船闸按期投入运行,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创新,来源于技术与知识的坚实储备,来源于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陈磊刻苦钻研业务勇攀科技高峰,多年来共参与编写国家重点水利枢纽工程设计文件、技术规程、质量标准和验收报告多篇;在国内核心科技期刊发表科技文章数十篇;获全国第八届优秀工程设计金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水力发电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和多项省部级科技奖,拥有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他受组织推荐担任了湖北电视台大型专题片《高峡出平湖》技术顾问,科技专题片《三峡双线五级船闸》节目撰稿人,湖北电视台三峡船闸试通航专题节目专家主持人,多次接待国内外科技专家和各届知名人士,为宣传三峡工程和普及相关科技知识作了大量工作。
千年大计 质量第一
“江河能成其大,因其善下之。”从小与长江相伴,自信和谦逊在陈磊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施工现场,不管是对工程业主、地方官员还是一线施工人员,他都一视同仁,平和相待,一切以做好工作为前提。但对于工程质量,他却出奇的坚持和叫真。
千年大计,国运所系。质量,就是生命。陈磊以对历史负责的质量意识,把忠诚融进了浩大工程的每一方寸。他常说杜绝施工中影响质量的各种隐患,是水利工程技术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是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待工程质量问题,他敢于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在处理三峡船闸高强结构锚杆拉拔断裂问题时,他坚持要求逐项逐批逐根追查落实,直至问题得到彻底查明,他才签字同意验收。在处理2闸首北1块砼施工质量事故等质量问题时,陈磊顶住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坚持将不合格的混凝土全部挖除。
作为三峡船闸工程和左非及升船机工程混凝土质量检查及缺陷处理设计责任人,陈磊结合现场实际,主持编写了三峡工程通航建筑物混凝土各类质量问题检查技术要求和缺陷处理标准,为消除工程质量隐患发挥了重要的骨干作用。
不畏艰险 赤诚奉献
生于水利世家的陈磊,从小就从父辈们的身体力行中深刻领悟到,辗转峡谷深沟,山野河流,是水利人特定的人生选择。
在双线五级船闸进入直立边坡开挖的关键时刻,为确保直立墙平整和岩体稳固,为确保工程设备和人员安全,作为现场支护设计小组组长的陈磊已记不清有多少次在冬日刺骨的峡谷长风中攀上高高的脚手架,也记不清有多少回在流火盛夏进入闷热如蒸笼的深沟岩槽里,长期粉尘弥漫的工作环境使他患上了严重的鼻炎,经常头疼难眠,可只要一站在直立墙内,面对排架重叠,锚杆林立,他又精神百倍,凡是可能出现险情的地方他都要亲自到现场查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就是这样,陈磊把对事业的忠诚与执著,化作了智慧胆识,化作了果敢决策。他针对三峡船闸边坡特殊的地形地质特点,创造性制定了一系列加固技术措施和技术标准,险情与塌方一一化解排除。永久船闸二期主体开挖施工历时3年多,陈磊和他带领的小组共处理大小不稳定块体700多个,确保工程顺利度过了危险期, 受到业主和国内外专家高度赞扬。
进入三期工程以来,陈磊担任了三峡枢纽设代处负责人,协助长江委三峡代表局领导主持三峡枢纽主体工程的现场技术工作,他不仅要完成三峡三期在建工程的设代工作,还要承担工程运行维护的有关技术工作,现场人员减少了但工作任务更重了,为了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他几乎所有节假日都在工地度过,对设计成果质量严格把关,及时处理现场技术问题,加强设计各专业间的协调管理,主持编制起草工程竣工验收大纲,为实现三峡工程各项重大建设目标和枢纽运行管理任务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加三峡工程建设15年来,陈磊几乎所有的节假日和大部分双休日都是在工地度过的。儿子从上小学一年级起就被送进了寄宿班。老父亲住院动手术,他却是事后才赶到病床前,而职工生病他总是亲自看望慰问。三峡工地宿舍就是他的家,春去秋来,寒来暑往,陈磊用实际行动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同国家的水电建设事业紧密相联,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