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第六届湖北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
马明曾任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副总工程师,现任长江岩土公司武汉分公司经理。2006年获湖北省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马明同志长期以来,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朴实的工作作风、高尚的职业道德,扎根于西藏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工地,并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在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中开展了大量原创性勘探项目创新工作,为长江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长江水利勘探事业中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智慧和汗水。
在位于西藏山南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恶劣和工作条件极为艰苦的江雄水库水利工程中,马明身为项目副经理和总工,一年十二个月中9个月工作在西藏工地上。他既管生产又管技术,知难而进,突出“快、优、严”科学管理措施,组织QC小组攻关,“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创效益”,2005年完成生产产值6000万,树立了科学管理的一流企业形象,建造了西藏精品工程,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在世界级的大型调水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马明面对黄河砂层厚达80到100米,难以取样研究的巨大困难,带领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深埋砂层取原状样技术研究”科技攻关,从系统工程理论出发,研制出新型的原状取砂器。这一新型的原状取砂器使过去在砂土中钻探取样普遍存在松散砂被挤密、密实砂被搅动变松散的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将原状样扰动程度减少到最低限度,保证能客观获得砂土密度、孔隙度、压缩系数等技术参数,使取样成功率提高到100%。该成果不仅使单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这一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推动了我国取样技术进步,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四等奖、水利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在1998年抗击长江全流域的特大洪水中,为了根治长江干堤堤身、堤基大小隐患,对长江干堤堤基进行有效治理和加固,马明在日本政府援助10多亿日元的钢板桩加固工程中,克服语言障碍,参与技术论证、施工设备选型和工艺过程控制等工作。解决了倾斜度的控制问题、钢板桩振动频率控制问题以及钢板桩施工过程中易偏斜和难以合拢的技术难题,在荆江大堤和洪湖大堤钢板桩施工中成功合拢3次,特别是在洪湖大堤段合拢比日本专家组织实施还要成功,受到日本专家的高度赞扬。该工程经中日专家竣工验收鉴定为优质工程,在日本人面前展示了中国人的技术实力和精神风貌。
在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堤防粑铺大堤防渗工程施工过程中,马明针对长江中下游软弱缩孔地层及砂砾石地层成槽的问题,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了“建造地下连续薄砼防渗墙施工技术”研究,提出连续成槽、连续成墙的新思想,并自主创新主持研制了“LC-2型拉槽机”,该设备使墙体连续性好,均匀规则不分叉,无接缝并能在连续弯曲地段施工,是适合长江堤防建设的先进设备。该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二项国家专利,获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奖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