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概览 水利抢险 援建地方 回馈社会 安全生产 国际援助
首页 社会责任 [break] 回馈社会 正文

架起实现理想的彩虹——记捐资助学的长江设计院职工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本站编辑 | 发布日期: 2006-04-18

常益中和部分接受资助的陨县学生在一起

“……更要向长期以来关心资助郧县贫困学生成长的常益中同志、汪小茂同志、邓越胜同志、江国民同志、刘景旺同志、王萍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地感谢!”,湖北郧县团委的一封感谢信让长江设计院一群长期默默奉献爱心的同志们一下子“暴露”在大家面前。邓越胜,长江设计院交通处处长,中共党员;刘景旺,长江设计院机电处副处长,民革总支主任委员;常益中,长江设计院库区处四室主任,民革支部委员;汪小茂,交通处路桥室副主任,中共党员;江国民,交通处高工,民革总支委员;王萍,工程治理中心办公室主任,民革成员。

长江设计院的同志们在长期的水利水电建设事业中,长年转战各个水利水电工地、库区,他们不仅为祖国经济建设做着贡献,还和地方老百姓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们在库区工作的日子里,看到大山里的人们尚未摆脱贫困,尤其是孩子们因家庭困难濒临失学,特别是听说一些品学兼优的孩子学业难以为继,大家心里十分难受,总想尽自己绵薄之力,让山里的人们、让山里的孩子们改变现状。在丹江口库区工作时,他们捐助了郧县、十堰、丹江口市的学生们;在三峡库区工作时,他们捐助了巫山、石柱的孩子们。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他们从1998年开始了捐资助学行动,仅在郧县就捐助了14名贫困学生,捐助资金达3万多元。

江国民说,“1998年在三峡库区搞复建工作,看到一对孤儿和7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住的是漏雨的房子,两个孩子上学时只能带咸菜到学校,一餐只舍得吃一根泡萝卜。想到自己少吃一口就可以帮助他们,让孩子们走出大山,实现理想。”于是从1998年至今,他负担这两个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已有1万5千余元。

在江国民的资助下,这对孤儿中的哥哥已经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妹妹正在湖南读大学。他们经常给江国民写信,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

刘景旺说:在郧西搞天河口工程时,看到孩子们十分可怜,让人不得不萌发捐助他们的念头,同时也感到自己在为社会尽一份力量。

被资助的孩子们不仅仅得到了经济上的帮助,更看到了实现理想的希望。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感受到了无私的爱,产生了回报社会的愿望。

丹江口市红旗中学受资助孩子的班主任吴明忠说:孩子接受资助后,受到较大震动,各方面都在进步,在班上主动做好事,学习也更用功,表现非常好。

郧县一中高二14班的王莲因为家中仅有几亩地的收成,兄妹4人又都在读书,随时面临辍学。王莲在写给资助她学习的邓越胜处长的信中说:“您的支持和帮助不仅解决了生活上的燃眉之急,减轻了家里的负担,使我能安心学习,更因为您的支持,给了我无穷的动力,使我能够更加努力学习。为了我的理想而奋斗,为了回报您的关心和支持,我应该抓住宝贵的机会好好学习,决不让您失望。”

郧县一中高二9班的张琴由于父亲瘫痪在床,加上亲戚们认为她是个女孩,都不支持她读书,邓越胜处长的资助让她得以继续学业,她充满感激地说她将:“坚定理想,发奋读书。”

郧县一中高一12班的徐夏生活在单亲家庭,远离父爱,在接到资助的时候,他感到了比父爱更深厚的情谊。他在信中说:“收到您(常益中,笔者注)的亲笔信时,我激动不已,打开后感受到您火一样热的心:耐心地鼓励、说教,真挚地问候、体恤……短短一封信,让人感受到新的亲情。”

郧县二中高一16班的崔甲芝说:“我是幸运的,尽管我的处境是那么艰难,因为我的幸运来自你们的帮助,来源于你们无私的爱的给予。”“作为一个农家女孩的我,不能用其他方式来报答你们作为我再生父母般的爱,我唯有好好读书才无愧于你们的爱,我坚信在你们圣洁爱心的鼓励和帮助下,我会变得更加坚强,会顺利念完高中,然后上大学,再用我所学的知识来回报天下所有好心人,我会用自己挣来的钱,帮助那些像我一样没机会上学的弟弟妹妹们。”

面对孩子们报恩的心声,资助了6个孩子的常益中是这样对孩子们说的:我们的资助是希望大家能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让你们不因家庭贫困痛失接受教育的机会,希望你们通过努力学习改变自身的命运,长大了能够用你们所学的知识改变家乡的面貌,为国家做贡献。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报答;能够用你们的爱心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报答。

正因为有这样的想法,长江设计院的这些同志在长达8年的捐资助学过程中没有张扬,如果不是郧县团委寄来的表扬信,这一善举还不为大家知晓。

在采访的过程中,这些同志们还一再要求不要报道,即使非要报道不可,也希望只说事,不说人。说事是因为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让更多的山里孩子读得起书,让更多的山里孩子能实现人生理想,让更多的山里孩子能改变山里落后的面貌。不说人是因为他们觉得他们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他们觉得自己少消费点,在生活上省一点,好钢用在刀刃上,钱花在孩子们求知上,值!他们不想用捐资助学沽名钓誉,他们只想为祖国做一点点有意义的事,为祖国托起明天的太阳,为孩子们架起一座通往理想的桥梁。

长江设计院还有不少同志为希望工程捐款,参加其他的捐资助学活动,邓越胜、刘景旺、常益中、汪小茂、江国民、王萍仅仅是众多捐资助学同志中的代表,这些默默奉献爱心、捐资助学的人们用他们的行动体现着我院“奉献”、“团队”、“创新”的企业精神,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着“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版权所有 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 (C) 2010-2024 CISPDR .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500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