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优良传统,精心服务现场
2017年3月16日,一个注定让我铭记终生的日子,凌晨00:30分,伴着搅拌机的轰鸣和礼花的绽放,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大坝首仓混凝土开仓,拉开了270m高薄拱坝浇筑的序幕,是乌东德工程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刚入职半年的我年后进入乌东德现场进行设代工作,有幸参与了这一重要的历史性时刻,倾注了枢纽一室几代人心血的作品开始筑建起挺拔的身姿。三代坝工设计员工在坝后平台合影的画面让我深有感触,一种集体荣誉感油然而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生涯里书本上的知识让我对水利水电工程有了大致的了解,但在具体细节方面的核心知识仍有极大的欠缺。进入单位以来,在参与各个项目之后,对工程建设的周期和各个过程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但身为水利设计人,理论联系实际,在工程实践中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虽然在读书期间曾经以实习生的身份到工地参观学习,但是现场设代工作的难度和强度是完全不同的,在室里老员工的帮助和指导下,我顺利完成了身份的转变。枢纽一室一直把“传、帮、带”作为优良传统延续下来,在乌东德设代期间,退休返聘的老员工罗教授成为了我的领路人,尽管已经年过六旬,但是教授精神矍铄,每天都早起晚睡。在水垫塘和泄洪洞边坡现场身先士卒,步履遍布各个角落,详细观察每一处,并不断把自己丰富的经验传授给我们。教授的口袋里永远装着一个小的笔记本和两只红、蓝颜色的签字笔,每到一处,都要认真做好记录,边坡的桩号、高程,块体的位置、方量,验收建基面遇到的问题等等,并用不同颜色的笔做出标注,方便查阅。回到办公室后,罗教授都会重新认真检查一遍在现场拍摄的照片,并对每一张照片都重新命名,说明实际情况,便于对比分析。严谨的态度和丰富的经验让教授在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面前都得到极高的尊重。老员工们认真和精心服务的态度,让我们这些新员工受益匪浅。随着每一次会议,每一次现场查勘,每一个问题处理,都让我们在工作中逐步成长起来。
前辈们总是说“工地才是最能锻炼人的地方”。为了更好培养和锻炼自己,设代现场熟悉两个月之后,我就开始独立与各建设单位沟通交流、处理现场实际问题。编写设计通知、处理备忘录、现场查勘验收、参加周例会等工作,让我后面两个月的设代生活充实且丰富,从一个纸上谈兵的新手,到后期能够表达设计观点、与参建各方共同处理问题,为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尽管在工地设代工作并没有假期,每天从早到晚的工作有时感觉很枯燥,但是随着边坡开挖一级级成型,大坝浇筑一层层拔高,洞内衬砌一仓仓完成,让我真实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和成长的快乐。
回顾在工地的四个月,我深刻体会到了水利设计工作者们的辛苦和付出,来自四面八方的他们,为了祖国的水电事业,和家人聚少离多,全身心投入水电开发事业中。尽管工作环境和条件都很艰苦,但是他们毫无怨言,用心服务现场,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播撒在祖国的高山峡谷中,换来了万家灯火的通明和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正是有了单位一代代水利工作者们传承和发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才有了单位良好的口碑和信誉,才能赢得业主的认可和同行们的尊重,换来单位长久的发展和更好的未来。我希望,我们年青一代的水利工作者们能够继往开来,始终秉承这种服务精神,延续前辈们的优良传统,打造新一代长江设计者们的精神面貌,为祖国的水电事业继续贡献力量。